第 754 章 755(1 / 1)

在网络掐架的过程之中,殷怜还抽空开了个小会。人家是现场开会,她是网络连接,还是就怎么规范网络管理的问题进行的讨论,但是总体上来说,人家才是会议参与者,她最多是个顾问。

但是这个顾问却远程发布了一次演讲,内容大体上还是之前那两皮箱里策划上的一部分。

这一场会议的分量是比较重的,讨论的是对于网络媒体的管理和网络安全法规的修缮。当然,由于时机问题,这不是一场正式的会议,只能是一场正式会议之前的一系列准备会议之一。

不过内容其实没什么差别,而且由于不是正式会议,对于某些内容的讨论反而可以更加自由和深入一些,不需要太过正规,精要。

讨论的主要内容还是集中在如何有效限制平台操纵信息与舆论上面,虽然大家都清楚,这件事的核心在于管理而非制度,但是确立制度本身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

这个过程之中,也有人提到了殷怜的水军检索插件。

梁部长便展示了一份平台结构策划书——这份策划书是殷怜之前给出的平台设计图,不是定案版本,企划书上也标注了,只是暂定版本。

不过这里面有很多有用的内容,里面包含了各种内容,其中包括对于长期常识性谣言(比如说食品安全,健康常识,科学知识)的辟谣数据库设计,也包括对一些重大的会引起社会骚乱的时效性谣言的各种应对计划,同时还有并非这两种,纯粹只是为了能够增强民众辨别信息的能力而设计的功能,比如说专门为辩证新闻内容而设计的即时百科,会每日即时更新各种新闻内容,然后进行辩证性讨论,使用树状图的形式把不同观点一一列举出来,目的不是推理真相,而是培养网民对于各种信息的辩证性思维能力。

类似这样的设计很多,有些能够一眼看出设计目的,有些则需要详细讲解之后才能明白背后的意图。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设计的逻辑清晰,用途有说服力,能让人明显地看出其效果和前景。

殷怜在这个过程之中,也特别讲解了一下水军分析软件的原理,其实跟网站设计的一些理念是一致的,但是辅助插件的大部分计算都依赖于人工逻辑系统,平时那种有针对性地小规模运用还行,但是如果要大规模运行,那么对于服务器群组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而平台的一些规则,其实就是重新把一些逻辑运算分摊回到公众的大脑进行思考和总结,一来把网民的脑力资源用起来,既可以减轻系统的负担,也可以避免公众太过习惯于被直接灌输信息而思维生锈,二来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接收插件所总结出来的结论,总归是依赖性太强,也太过依赖于程序设计者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品行,虽然殷怜自认人品还算靠得住,但不管她也好殷长生也好,总不可能永远看着插件和数据。

只有大家自己学会思考和辨别,才是最有用的。

正因为这种考量,所以平台才越发要向着“致知”的角度发展。

她还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娱乐致知”。

这个理论认为,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人们通过娱乐行为或者自主搜索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重,虽然目前还比不上专业教育活动,但是考虑到网课,百科等内容的盛行,未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只会融合得越来越深入,同时,依赖网络活动而进行的学习行为也会贯穿人的一生,渐渐成为比学校教育稍微轻质一些,但是持续时间更长的泛教育领域活动。

所以她建议在未来,尽量建立起全方面的泛教育机制。像是拍主旋律电视剧的时候,大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不要一直局限于爱国,爱党,奉献这种思想层次太高的领域,反而可以把题材放宽,更多地涉及到不同的领域,比如金融道德,法律与社会,环境保护,探索宇宙等等。而其内容也可以更实在一些,不要局限于思想范围,也可以更多地涉及到一些科普性常识或者实际问题。

说实话,在会的很多人先前对殷怜都是有所耳闻,但没有实际接触过,对于她这次参加会议,还是承担的远程顾问的责任,其实多有些不以为然,没有提出异议,还是看在她先前在媒体娱乐和社会宣传方面确实有一些建树的份上。

但是实际开会之后,大部分人对于她本人的印象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首先,与会的人员已经没几个人觉得殷怜是被背后的长辈强抬上来的。能参与这种会议的都是见多识广的高层,对于殷怜的发言到底是照本宣科还是真的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来,至少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殷怜背后哪怕有人指点,但她自己本身是对于这些项目有个完整的认识和不少有见地的想法的。

其次,殷怜提出来的各种意见都很老道,但也有新意。甚至于在开会过程之中,有一些意见完全是根据会议中众人提出的问题而即时思考出的提议,但都能抓住核心。事实上,虽然明面上没有人会主动承认,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自觉未必能有殷怜一般灵巧的心思,以及敏锐的思维。

一场会下来,不管个人心思如何,至少有一点是共同认知:这个小姑娘未来绝对不一般。

如今已经不一般,未来只会更不一般。

不过事实上,殷怜提出的很多建议其实是参考了其他世界的一些制度的,虽然要选择合适的制度或者策略应对华夏社会的问题,本身仍旧需要她的甄选与思考,所以说她心思灵巧也不算高抬了她,不过能给人老道的印象,确实还是要归功于一些社会已经形成的成熟制度。

当然,殷怜还是适当保留了一些内容的,一来制度形成初期,有些问题都还没展现出来,其更复杂的细则或者应对方案其实也不必现在就提出来,反而容易让人疑惑和感觉多此一举,二来以她的年龄背景,也确实还不适合展现这样的远见,目前这种程度勉强还在大部分人的接受范围内,会觉得惊异,但不会觉得离奇。

这场会议主要商量的还是一些比较笼统的概念上的问题,虽然中途殷怜作为顾问,提出了许多操作上的建议,也主动介绍了一下目前她背后的“工作室”能够完成的平台技术的具体内容,但这些暂时也只是作为参考,哪些会被采用哪些不会被采用,那是要经过多次会议商议才能决定的事情。

而且真正到正式的会议,殷怜甚至还不能参加,除非到时候已经决定要采用她的一些提议,到时候可能让她作为特殊顾问参与。

不过殷怜更倾向于事先把所有问题解释清楚,然后到时候让与会的正式成员代为讲解。

她想在政府内部刷存在感,却希望能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作为慢慢渗透进去,而不是突兀地强行加入。一来她年纪还小,其实还不适合担当任何职务,二来她自认能力有限,虽然殷怜向来对自己认识比较客观,觉得自己的才智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但她也不认为这能抵消经验阅历上的缺失……不过她也没兴趣从基层做起,她的优势是金手指,是对于不同次元不同社会制度的见识和了解,而不是对社会基层的深入了解和接触,这方面她可以去了解,但是如果能直接和更多擅长这方面的人士接触交流,直接从他们那里获取成熟的数据然后配合自己的知识合作,反而效率更高。

所以她希望能在日后和许多政府内部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互相交流,但完全不准备成为他们。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唯有自己才能担任的角色。

殷怜深深明白自己日后绝不会缺乏存在感,反而她应该隐藏一部分影响力,因此在她的计划里,她展露的应该永远比实际做的少一些,在公事上保持坦诚,在私事上保持神秘,这是未来至少六年内她该有的行事准则。

所以当讨论到正式会议上的演讲问题时,她推荐了荆则明代替讲解,而拒绝了亲自上台的邀请。

理由也很简单,她认为自己的年龄不足以服众,反而容易引来不必要的轻视与质疑。

这对议案本身不利。

会议上的纷纷扰扰暂且不说,节目组这边,掐架已经抵达了白热化。虽然有平台被告了,但是其它平台却只是不正面怼节目组了,但是对于节目组的诉求还是秉持着打太极的态度,而且不知道是公关的脑回路撞了还是说这群竞争对手达成了一致,各大平台纷纷开始质疑起“谣言”的定义,虽然明面上用词婉转,但明显把重点放在了“让节目组证明谣言为谣言”。

在普通观众看来,这种节目多少都有点黑幕,因此说这些谣言是谣传,倒也有点脸大。

这是一般想法。

不能说有错,只能说惯性思维太重,并没有经过实际的证明。但是平台的这种推脱,用户还挺吃这一套的。但凡殷怜在做节目之前没有提前做出准备,这件事她多半就分辩不清楚了。

但事实上,她真的有证据证明节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公正性。

她不打算对公众放出所有的内部数据调查,也不需要。平台质疑的时候,节目组再次@了一种司法大佬,问了一个关于“无罪论”的问题,询问他们,如果造谣者凭空造谣,并无提供任何有效证据,那么被造谣者有无必要提供证据证明谣言的虚假,又或者应该提供怎么样的证据证明谣言的虚假?

对此,司法大佬们纷纷做出了自己的解答(又水了一期节目),并就造谣的判定,以及平台本身这个言论的荒谬及越权作出了阐述。

然后,殷怜指使AI开开心心地把这些消息和言论转发@给了各大党政公众号。

问题她这一@,一些公众号还回复并评论了,还是就各大媒体平台对于舆论管理上的立场不正进行得评论。

然后趁着这把火烧得正好,节目组官方猝不及防地公布了廉聿怀的身份,并且同时公布的还有他在比赛所有流程之中的人气与票数曲线变化,以及与其曲线相关的,先前官网粉丝群以及一些外部粉丝群体的大量节点性互动。

其中包括粉丝第一次拿廉聿怀的VCR在粉丝群互动时投票和关注人数的波动,在一些相关粉丝论坛发布宣传帖子之后相关论坛与官方数据的联动变化,以及每次官群或者非官方粉丝群有人进行大规模讨论互动之后,廉聿怀本身作品数据的小幅度浮动和增长……

这个过程之中,几乎每一个曲线变化都伴随着一些特定事件来由,同时也标注了详细的时间节点,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这些数据几乎囊括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曲线,剩下还有一些浮动数据,可能是节目发布之后的自然数据波动,公布的文件里没有讲述原因,只判定为“非人为因素”。

但是这数据也已经足够令人吃惊了。

网络上可以说是一片哗然,不同的群体甚至把喜怒哀乐四种情绪都表现全了,呈现出来的人生百态让许多旁观者都觉得可以作为日后的谈资。

廉聿怀的粉丝自然是最惊喜的那群人,尤其是一直在追节目又有打投廉聿怀的那群人。谁能想到爱屋及乌还能撞上偶像本人,尤其很多人对于廉聿怀复出甚至都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

从节目组官方给出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官方的声明是宣称在此之前廉聿怀的身份都没有曝光过的,其中之所以能引来粉丝,只是因为个别粉丝有所触动并且扩散了情绪,但是很多人未必相信这种说法,尤其是一开始就怀有敌意,又或者本身的立场会因为这个情报而产生不利倾向的人,更不可能认同这个声明——指责廉聿怀利用影帝身份,私下阻止粉丝刷票虽然只能忽悠一下一些脑子不好的人,毕竟《真象假相》节目组原本就有不少自带粉丝的网红和专业演员,哪怕是戏剧演员那也是有粉的,这并不算违规,但总有人逻辑混乱,会在短时间内被煽动,进而认为这也属于“黑幕”的一种。

只是这个消息还没散播开来,廉聿怀的粉丝就大批量冲进了官网,虽然不能投票,却瞬间把廉聿怀的关注度翻了十倍不止——这其中主要当然不是那种狂热粉,很多只能算是路人粉,但是以《真象假相》节目的机制以及官网平台的注册规则,这些路人粉对于人气的影响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狂热粉。

因为是休赛期,原本节目的人气是有一点回落的,虽然正式比赛开始之后应该会回暖,但不管怎么样,体现在人气上,此时到底属于低潮期。

然而这个新闻出来的当天,平台注册人数猛然产生了一个小高峰,活跃度涨得更是厉害,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之前注册了账号,但是对节目的关注度比较低,本身并不活跃的账号,此时因为廉聿怀的名气,很多人突然又开始登陆网站,而且多数都观看了廉聿怀的个人录像和参赛视频,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观看完廉聿怀的视频之后,也开始观看与其PK的一部分选手的往期作品。

在《真象假相》之中,选手的人气往往很容易受到PK对象的人气所带动,这也算是这个节目的一种特色,虽然说起来有点奇妙,但这其实也算是某种良性竞争反应。

但是这些数据肉眼可见地飙升,却是敲到好处地打脸了刚刚冒出来甚至还没有酝酿好的影帝特权论——虽然原本的言论逻辑其实也不能自圆其说,但是面对这样变化巨大的数据,粉丝打脸起来却更有利了——“人家随随便便就可以引来十倍百倍的人气和投票,憋着不暴露然后费尽心思偷偷指使那么一小撮粉丝在那里刷数据?你是不是太看不起影帝的逼格了?”

不过相比粉丝的狂欢,其他群体的态度就比较晦涩不明了。造谣的平台自然不用说,做梦也想不到会得到这种层次的“求锤得锤”,就是节目里的其它选手,目前的情绪也都比较凝重。

按照廉聿怀目前的人气,以及其影帝的名头,怕不是正式比赛一开始就要直接登顶哦?

殷怜也有考虑到他们的情绪,所以在当天晚上,就让人在用来接收节目组通知的APP板块发了一篇公告。

其实这更像是一篇劝解,只是劝解的方式非常奇特,角度刁钻。

殷怜的这篇劝解,也就短短几百字,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先阐述了比赛奖品本身的不具吸引力,点破了许多参赛者参与比赛的目的与比赛奖品的割离,然后毫无顾忌地直接表示了这一次的比赛只是一个展示途径,而远非目的,比起最后的奖品,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收获才更重要,就连节目组,其实也是从参赛者之中选择未来剧组的演员,而并不锁定胜利者。

所以这场比赛的投票和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当然,一般综艺,大家都默认最后的胜利者一定能拿到人气大头,但是对于《真象假相》来说并非如此。节目也一直试图向尽可能多的观众展现每一位选手的表演,只要每个人的表演能在某一刻打动观众,那么能够留下的东西,就远比一些代表人气的“数据”更重要。

最后则表示廉影帝不是为了节目的冠军而来,但是若是他有实力,那么节目也不介意把冠军授予他,毕竟既然节目选择了观众投票的机制,那么人气也可以算作实力的一部分。但是节目组希望每个选手明白,他的存在本身也是对节目和选手的一种人气引流,如果因为他有人气就放弃比赛,那么他们放弃的并不是比赛名次,也放弃了影帝名声下带来的竞争红利。

过程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封通告被人外泄到网络上的时候,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网民的说法,大家都认为第一次看到这么清纯不做作的节目组,直言自己的冠军奖励没有吸引力。虽然很多节目都会宣称比赛第二友谊第一,但没人会真的认为结果不重要,他们恨不得拿根鸡毛掸子撵着选手去争呢。

但是很多人也觉得,节目组确实没说假话,整个比赛过程都在以一种非常言行一致的姿态在表现——结果不重要,票数不重要,名次不重要,重要的就只有每一个观众投出那一票的时候,对于选手本身表演的认可……和触动。

随时浮动的票数和名次,每次都会让人目瞪口呆。每一次的计分都会重新来过,留下的痕迹只有作品本身。每一轮都像是重新开始,人数庞大的参赛选手更是明确展现了,殷怜只想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这封公告不管看上去多么反常理,但是确实安抚和说服了一部分选手。至于那些根本看不进去或者不以为然的选手,殷怜也并不在意。说到底,不同心态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没有必要强求。

就像殷怜说的,她是真心认为,这个节目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场经历,并非关乎人生转折的关卡,所以就算这次心态不稳,甚至于蝇营狗苟始终没找到赛道,对于选手来说也是一笔经验值,总能给他们带来点什么。

她希望这都是有益的经验,哪怕是教训,也希望最后能帮助选手们矫正自己的赛道路线。

在对内安抚的同时,节目组也对外采取了反击行动。首先,廉聿怀的身份曝光,基本可以证明先前的内幕完全是谣言,甚至于在大部分人看来,廉影帝来参加这个节目都有点低就了,根本没必要隐藏身份搞这种花样。不过,对于正式的法律部门来说,果断还是数据更可靠,《真象假相》节目组给出的图表数据,明确表示了这些数据确实没有问题,投票和名次都没有内幕。

这一点证实之后,节目组直接向各大平台发出要求,各大平台就不好再打太极了。不过,不同平台的态度不同,但都没有严格执行和满足节目组的要求,最多就是撤掉大量的谣言信息罢了。

然后他们也开始被相关部门找谈话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许多地方都对殷怜的背景议论纷纷,殷怜对此也就是笑笑——她的背景确实很大,但是再大的背景,也不可能指使相关部门这样为她活动。其实这件事的本质上,反而是她在配合政府进行活动。

也许很快就会有一部分人发现其中的蹊跷了。

不过这个过程之中,倒是发生了另外一件在殷怜的预料之外,却令人喜闻乐见的事情。

那位陈总平台上的某个当家营销号被一位用户给告了,而对方是早先一起谣言的受害者,对方在这个账号被节目组所迫开始挂上道歉公告之后,仿佛突然福至心灵,猛然找到了出路,迅速开始学着节目组的做法收集信息。她当初遭受的谣言攻击实际伤害性更大,可惜最后对方也只是删了留言,装作事情没发生过,轻飘飘一句道歉,就把事情略过了。

而受害者至今仍承受着没有被澄清干净的谣言的伤害。

这一次,她仔细研究过节目组的做法之后,也迅速开始搜集网络上的各种谣言内容的残留,寻找专门机构进行了公证。虽然她做得太晚,已经无法公证当时的发言原文,但是好歹保留了一些谣言和带有推卸责任的嘲讽味道的“道歉”截图,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佐证。

她就把对方连平台一起告了,而诉求几乎是完全照抄的节目组,要求的就是悬挂道歉声明,负责澄清所有谣言内容,并且确保道歉和澄清的影响力超过谣言本身为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