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太女纪 > 第 173 章 熯天炽地

第 173 章 熯天炽地(1 / 1)

翌日,华京各司受令,自三月二十日至四月一日缙王府定盟宴时,城门监、市署所有检录、市状、讯报皆呈有司检阅,期间入京客商、行客、城门监、各门巡视虎贲军、守备司任职官员、将士,皆带往大理寺,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京兆府抽调专员审问。一时间狱满人盈。

其间闻人家曾上请罪文,宸殿无复。

四月五日,上准朝。晨,召定安王入宫。

此日天蒙蒙亮时,依然飘雨。

时京有人家设水陆道场,请道者行铁罐施食科仪,颂唱声逾宅墙而出。

墙内诸般乐器叮铃作响,奏法乐锵鸣,烛火抖动,绸绦雨风中飘摇。

墙外一群车队行过,黑马四蹄踏至道砖,溅起水花一串串。地面暗影泛波,黑车驾覆薄水而过,车轮碾乱倒影,雨光荡漾间,映出车窗一模糊侧脸,如化在水中的雪影。

天水滴滴落下,飘飘雨中,有诵声传来:

“七宝林中七宝台,宝林宝树宝花开。

若要亡灵升仙界,请师登上法王台。”[1]

车檐下挂雨珠如帘,串串滴落,车前铃声隐隐作响,混着水汽和鸣。车外侍卫踱马随车远去,踏乱一路水影。

身后颂唱声缈,渐隐于雨声。

“太上说法为教主,拔度亡者出迷途。”

“臣今端简法台下,端听三声法王鼓……”

-

雨雾皇城,殿燃灯千盏,明如神宫。

紫宸殿中,暖若盛春,张世美共几位朝臣踏立其中许久,身上犹带湿寒。

“陛下……”张世美还是再次开口,劝说道,“闻人大人的尸身已停府多日,其家畏惧天颜,始终不敢擅行……昨日,闻人简也代其家上呈请罪之书,伏请罪过,其心恳切,情真而意诚。陛下,老臣以为,闻人慧她纵然有过,究其根由,也是出自对陛下的关切,并无恶心。还望陛下念在几十年君臣情份上,能容许闻人家行办葬仪,给她一点体面吧……”

“体面。”御案后,武皇端坐椅上,似笑非笑地重复这二字,抬眼看向面前的四个臣子。

“当初,她怎不想想朕的体面。”

殿中静了一瞬,四个人在这一刻,都没有说话。张世美哑然,可比起无话可说,她更多的是心寒。偌大的殿忽然就冷了下来,她老了,受不得这份寒气。

武皇接过宫女递来的燕窝,端在手中,右手拿着勺子,一下一下搅着,慢条斯理道:“朕知道你们来为的什么。大约一会儿朝会也还有人讲。朕现在同你们说,待会也同那些人说,都是一句话——并非有意如此,朕只是没想好怎样处置。”

“陛下……”

“行了,都下去用些早膳吧。今晨尚食局的三鲜羹不错,你们有口福了。”

张世美等人还欲再言,可武皇身边的梁监已经走上前来,略带歉意地对四位大人笑了笑:“各位大人,尚食局已备好佳肴,只待请大人们一尝。”

几人面面相觑,都只好暂时作罢,想着一会儿朝会再议。对武皇行礼后,相继离殿。

待武皇燕窝食了半盏,羽林军郎将入殿禀告,称镇北王到皇城了。

盏中勺慢慢停了下来,武皇没抬头,只丢出一个字:“召。”

-

风临进入紫宸殿时,武皇正在后殿中戴冠冕。

大殿安静非常,四周宫人都不作声响,风临跪在外殿,甚至可以听见里面珠帘隐隐的微响。

“臣风临拜见陛下,敬问圣躬安。”风临对着后殿门行礼道。

殿中没有立刻传来应答,而是先响起脚步声,一步步沉稳走至门前,尔后是宫人启门声,冠冕微鸣声,龙袍摆动声,最后,才是武皇开口的声音。

她端着长袖走过风临,道:“许久未见了,镇北王。”

风临站在原地,眉宇闪过瞬息的低蹙,她侧首回看,边转身边道:“还是希望陛下能称臣定安。”

“呵呵……”武皇微笑一声,朝着御书房而去,风临犹豫片刻,跟随上去。武皇端坐御案后,理了理衣袖才看向风临。

风临复行礼,问:“不知陛下急召臣有何事?”

“这些日子不少事,朕似乎早该召你。”武皇两手放在椅把手上,噙笑看向她。

“臣惶恐。”风临平静回道,“虽不知陛下召问哪件,但臣仍恳请申辩一句,无论是缙王府毒酒,还是宁家女郎现身于京,都非臣所为。”

武皇凤眸望着她,似笑非笑道:“你现在,还称她是宁女郎啊。”

风临微愣,可此时改口已晚,索性不再找补。

武皇眼睛一刻未离她的面,端详了会儿,继续道:“再没有想对朕说的了么?”

风临道:“凡陛下所问,臣知无不答。”

武皇不知为何听笑了,她道:“有时候看你真觉得有意思。不知你像了谁,同谁学的。”

风临微微抬眼,此时也露出一点笑来,看着是谦和的,可话音却有股莫名意味:“臣乃陛下骨血,自是受您耳濡目染。”

武皇呵笑一声,似乎饶有趣味地问:“你同朕学的?”

风临道:“是。臣跟陛下学到很多,最近学到的,便是气量。”

武皇听言弯了下唇,只是这弧度太浅,不知该不该称为笑,“鸿文道上人言汹汹,朕也束手无策。”

风临笑道:“所以臣才学到了容人之量。”

“学了容人之量,怎容不下血亲姊妹。”

风临微愣,抬眼看去,正见武皇那双冷淡的凤眸注视自己。

“臣容不下她?”风临感到好笑。虽然她一直为成事而忍耐,但想想,此刻忍下这句话也没什么好处,索性带点嘲讽又反问了一遍:“您觉得是臣容不下她?”

风临好笑地问:“怎么叫容得下呢?”

武皇淡淡开口:“是朕问你,还是你问朕。”

风临道:“那臣便斗胆揣测,陛下口中容得下,是否是低声下气处处避让,忍气吞声任由构陷,还是被人夺走夫郎也如缩头乌龟默不作声,作揖祝福。”

武皇看了她一眼,道:“一个男人,让你阴阳怪气这么多时日,也算辛苦你了。”

风临太阳穴突突跳了两下,一个男人?她嗤笑一声,道:“呵……若真如您所言只是个男人,哪会值得您下旨转赐婚事。”

御案后龙颜微沉。

望着她,风临微笑道:“那是臣的爱人,在您眼里可使臣与她结仇的工具,可安抚缙王的奖励,联结子家与缙王的纽带,唯独,不是个男人。”

武皇道:“放肆。为了个男子,你已口不择言起来。”

风临道:“您并非被剥夺的一方,自然可以冷眼静观,高高在上。可如果有人要您让出皇夫呢?您还会这么姿态淡然吗!”

“放肆!”武皇眼神微变,猛地拍桌喝道。

风临心里也有股火,这么多年月的事情一件一件累积下来,难道她真的能不在乎么。上书问询婚事,难道真的只是为与风恪针锋相对?

她心里怎会没有一点点的介怀,她怎会对眼前这亲手断送她姻缘、又给她送上巨大苦难波折的人没有愤意。

一直以来的平静不过是勉强压制罢了,武皇不见她,她也避着武皇,就是怕一旦私下见面,累积如山的债会为某句话点燃,须臾化为火山。那么她想维持的与皇帝表面和谐的局面就彻底终结。

但现在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或许她与眼前的帝王早已不能和谐共处,哪怕是表面的伪装。

风临抬起头道:“臣说的不对吗?在婚姻上,您一直以来都属于得益方,失去的总是别人。可若当年被人夺去心上人的不是珣王呢,若当年先帝是把父亲指婚给珣王呢?您今日还会这样无动于衷么,您还会对自己的子女作出这样残酷的戏弄吗?”

武皇脸上阴云密布,方才的话几乎每一句都戳在她耳朵里,她两手撑着御案缓缓站起,冷声道:“孽障,你竟敢拿你父亲讲出这样的话来!”

风临虽跪在地上做出认错姿态,口中却道:“臣说错了么。”

“那朕又说错了么!”武皇指她道,“你与风恪争端不休,难道是你百般退让的结果?你勾结寒民拉拢宗室,还是谁逼你做的么!这些年你恃贵妄为,做出多少狂妄之事。”

武皇侧过身,猛地指向身后椅子:“你敢说你对这张椅子就没有半点想法?”

风临道:“患手之人,不敢有!”

武皇怒道:“你不敢?那你为什么招那么些兵!”

风临道:“臣招兵是为了充备防线。不是臣招的多,而是北军原本就兵员不足!要想抵御漠庭无休止的秋狩、春狩,就必须要构造一条完备的防线驻扎疆域,这些当初臣是给您上过奏文的——”

谁料武皇直接打断了她:“你总有许多理由,冠冕堂皇。招兵是为了防线,垦地是为了百姓,反击是为了安宁……朕真不知风家何时出了你这么个圣人。

可你这些找得到借口,还能桩桩件件都找得到借口吗。”

风临苦笑:“我找借口?呵,或许在您的眼中,我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但就算我真的居心可恶,您难道就言行如一么?您做事难道就不冠冕堂皇吗?”

武皇眼神冷下来:“你说什么?”

风临毫不畏惧,噙着笑,一字一句道:“鸿文道您真的管不了么?从学子们驻道那天起直到今日,言论换了几番了?真当我看不明白么。”

风临声音陡冷:“您想让我惹民怒!”

武皇凤眸微眯,冷淡的眼眸闪过一瞬的精光。“大胆。”

风临听清了这句警告,但她根本没有闭嘴,反而愈发冷笑起来:“此刻也是一样。为什么要在这日召我入紫宸殿,您明明知道十日未朝,正是注目之时,现在满朝臣官都站在朝门外等着鸿胪寺宣朝,您却在这个时候把我叫进皇城,又故意压着朝会时间,预备一会儿放我离去,不就是想做给她们看吗!”

“风临,你失分寸了。”武皇说。

警告之意很鲜明,但风临如未听闻,继续说道:“您想用这种方式告诉群臣您的态度。您是从来也不考虑我的感受的。”

武皇似乎也对某句话感到好笑,勾唇露出冷冰冰的笑来:“难道镇北王做事就考虑朕了么?朕给你赐的侧夫,你不也抛之别院,充为摆设。”

风临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来,讽笑着看她:“果然……您根本不想见我。我冤枉与否,案情为何您毫不关心。事情闹了多少日,您到今天才传见我一回,不过要拿我来做戏罢了!”

“不用摆出一副无辜受屈的态度来!”武皇不知缘何似被触怒某处,神色微变,凛声喝道,“从前的种种事端,你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你比朕更清楚。”

风临道:“我什么角色,我什么角色!”

武皇道:“说宁家女入京与你无关?可她宣文十九年时就于流放地报了病亡,为何现在还活在人世!这些年谁给她庇护,谁帮她藏身,你敢说这同你没有半分干系?那时你就敢干下这样的事……你还敢说这不是为了你的私心!”

风临跪在地上瞪着她,毫不示弱,冷笑着道:“陛下问了臣这么多问题,那今天臣也有一句话要问陛下。”

她双目隐隐发红,突然大声问:“当年宁家到底做错了什么?!”

突来的喊问给整个金殿烛火惊得一颤,连窗外雨声都凝了一瞬。许是被这突兀的大声震了耳朵,武皇有短暂语塞。

风临瞪望她,脸上已无笑意:“事后我曾多方查问,得知宁家当年获流放的罪名主要有三:威远侯受贿左右军中用人;宁氏族人蛮横,强买人口;宁府行事不恭,曾出怨言。长女宁韺奉主失责反在罪名次列。”

“当时我好生奇怪,这三条罪名都与我印象中的宁家人相去甚远。宁家人虽脾气火爆些,但不是不懂大是大非的人,威远将军在军中也算严明之人,怎么可能干出以贿金定决军官的事,而强买人口、怨言犯上更是荒谬!”

“我废了很大劲去查旧案,发现三项罪名,竟全是人证供言翔实,而物证寥寥,买卖人口契纸上居然押的威远侯府大印,而怨言一说更是只有告发之言!”

武皇眯眼道:“你想说什么。现在为了自己脱罪,都开始攀咬起别人来了么。”

“我攀咬?”风临冷笑,“我到现在还没咬出一个名字来呢,我攀咬?!”

她道:“我为何做下这样的事,您是皇帝,站得高也该望得更明白!我救宁安愉,就是因为不公、因为冤枉、因为她们不该遭受这无妄之灾!”

武皇道:“笑话!你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你的私心。”

“私心!私心!我哪来那么多私心?”她恼道,“我救她时她是一个被抄家流放的罪人,她那时能给我什么,救她对我又有什么好处!我私心为何?说我私心,好,我全是私心,但您呢,您全无私心吗?!”

武皇脸上终于显出怒容,她抬手指着风临,大步走来:“你说什么!”

风临道:“您以为我不知道吗?刘达意她们敢这样做,都是为了讨您的欢心!”

武皇怒道:“你这混账,安敢作此言!”

风临讥讽道:“什么受贿买人,什么不恭不敬,她们织那么多条罪名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宁家最大的罪,是储君既亡,而她右率将领宁韺还活在世上!”

“混账!”武皇龙袍巨抖。

风临道:“为了您的怒火,为了给您泄愤,她们揣测上意,讨好于您,宁家人才遭到这天降大祸!家破人亡,子女离散,国家法度虚设忠臣流放,全是因为您的私欲!”

“你狂妄!”

武皇勃然大怒,居然抬手狠狠地掴向风临!

风临根本没躲,像是赌着气硬生生受下这一巴掌,给打得整个人差点歪了,但憋着气愣是稳住身形,没有倒,一巴掌捱完,立刻扭回脸看向武皇,笔直地跪在地上,抬手轻触了下脸颊,对着武皇无不讥讽地笑道:“陛下,您失体面了。”

武皇胸膛大幅起伏,喘着粗气,凤眸阴冷地盯着她。两人四目相对,冷厉的气氛自身上散出,于殿中针锋相对。

半晌,武皇冷眼望着她,缓缓开口:“真以为朕奈何不得你了么。”

“今天朕就教你一个道理,很多事,莫想当不当做,而去想该不该做。”

“只是这句话,不知今后你有没有机会明白。”

她似笑非笑地侧一点头,对着外殿道:“梁佑元。”

话音方落,梁佑元便带个内侍启门而入,走上前来,内侍双手托着一个极长的木托盘,上覆着红布,东西好像很沉,他的手臂在打颤,举得很勉强。

他们走到风临面前,梁监抬手,一把将红布掀开。

灯光下,那对兽首古金长刀再一次出现在风临眼前。这对刀似乎仍是老样子,还是那样凶戾,沉重。刀鞘上还沾着旧年沉暗的血迹,一丝丝凝渗在兽首刀身的纹路上。

在四周摇晃的灯光中,两只兽首张着嘴,露出沾满陈血的獠牙,在不断晃动的光影中,桀桀低笑。

恍惚间,风临耳边好像响起了那夜的箭雨声。

手脚开始发麻,后背流淌阴冷潮湿的液体,她分不清是雨还是汗。

梁监自小内侍手中端起双刀,双手递到风临面前,轻声提醒:“殿下,给。”

见到两只兽首挪近眼前,风临回神,忍不住低笑起来。这个时候将刀还自己,究竟存了什么意味?

她惯是会羞辱人的。尤其是羞辱自己。

此时把这把铭刻着耻辱与背袭的刀还给她,如同把满满一杯奚嘲泼在她脸上。是羞辱也是警告。

甚至连刀上的血都没擦。

方才她们争吵得那样激烈,却都在言语中刻意避开了那一年。风临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没想到,最终她把这对沾满血的刀拿了出来,重新还给自己。

早已凉透的心不再为那人的冷绝哀泣。似乎也不再感受到痛苦。心脏上横过的钝痛,许是复发的旧伤。

风临抬起双手,稳稳自梁监手中接过这两把刀,在冰凉刀鞘入掌那刻,她运起力气,令手指一根一根扣握在刀身上。

武皇站在她面前,气息不知何时平复,恢复到平常那冷淡自若的模样。她那双仿佛经年不会波动的眼眸高高俯视着风临,开口淡笑道:“物归原主了。”

“多谢陛下还物。”风临说,“感激不尽。”

武皇抬起手,伸出食指隔空虚指了那两个兽首,袖摆上金线祥云随着动作熠熠闪光,游刃有余,平淡从容的模样,“旧观此刀时,朕曾对这刀上兽首感到好奇。这上头雕得什么兽?”

风临握着刀,十根指骨微微泛白,她笑着说:“仅是两只狗罢了。”

武皇俯望着她,平淡道:“哦,原来真的是狗。”

“回去受审吧。朕,要早朝了。”

风临两手握着刀站起来,一旁的梁监和宫人在武皇眼神示意下上前,将两把长刀挂在风临腰间。

有那么一瞬间,风临感觉他们在给自己套枷锁。

走出紫宸殿,雨水飘落肩头的瞬间,她朝身后看了一眼,不知是否巧合,彼时,武皇也在内看着她。

二人的目光在这一瞬间交汇,隔着宽大的大殿,一个站在辉煌灯火里,一个正往阴天黑地的雨中迈。

几滴雨水随风飞到殿中,落到宫砖上,消失也没有声音。殿门缓缓合闭,二人的视线就此阻断。

风临预感,这是她们最后一次会掺杂真言的交谈了。

有人来给她撑伞,该离皇城了。

一刻钟后,鸿胪寺的宣朝声响起,彼时风临刚好快走到宫门处。长长的朝臣队伍与她相错,不近不远,刚好足够看见彼此。

雨中,朝臣们看清了风临的脸,也看清了她腰上那对本不该出现的长刀。于是她们明白了什么。

今日的朝会,没有风临一席之地。

好大的雨啊。

行走在皇城中,感受到那股不适几乎要将她的胃翻搅颠倒,风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自己讨厌雨。

就要出皇城了。回去受审吧。

不是她容不下风恪。也不是风恪容不下她。

风临走在皇城的雨中,耳边雨水落在宫道上的声音,脚踩在宫砖上的声音,都让她非常熟悉。这种熟悉感让她感觉,她好像从未走出过宣文十六年。

昭天门就在眼前,风临要跨出宫门,漫天大雨倾盆而下,淋湿了她迈出的脚。

身后的宫人追赶道:“殿下……”

可风临充耳不闻,她目不斜视朝前走着,忽然余光瞥到了一件巨物。

霎时间,满腔的怒火都爆燃起来,那件事物像一桶火油淋在她身上,将她残存的忍耐彻底焚烧,在剧烈的烧灼痛苦中,风临停下了脚步。

“审我,审我是吧,我让你们审!”她眼神一凛,突然转身,毫无预兆地冲向登闻鼓,抡起拳头照着鼓面奋力一锤!

只听得咚地一声巨大闷响,鼓声随着震动的鼓面在空中荡开,传至大半皇城。

风临抬起震麻的手,照着鼓面,在身后宫人惊愕目光中,使出全力,再次愤而击去,大吼道:

“既然水已经浑了,那就搅!到了今日,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她一把抓住御前内侍,淋着雨吼道:“去通传,告诉她们,就说定安王说的!”

“你们审我,我也要审你们!”

“当年种种,给我一个交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八零日常:小辣椒一人干翻全村! 陆总归来:童小姐,别来无恙 快穿:职业疯批 快穿之娇媚菟丝花上位手册 系统之女神修炼之路 在恐怖游戏里捡的男友们奇形怪状 豪门盛宠:偏执大佬的小撩精 我们相聚的日子 冷酷大叔秒变绕指柔 嚯!傅凌夜你这媳妇儿可不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