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太女纪 > 第 166 章 渐燃

第 166 章 渐燃(1 / 1)

翌日清晨,华京城城门一开,便有两匹快马疾驰而出。

两匹马出城便奔往不同的方向,一个往北去,一个往子敏文所在的峰州去。

原本子敏文这几日便要回京参加祭礼,算时间应已在路上,然出了这档事,她回不回就两说了。虽说相府也应会派人递信,但风临也不放心,特命心腹张通鉴在沿路找寻,若遇子敏文便予两个口信:一则,告知她京中闻人慧一事及鸿文道异动;二则,询问清阳近来有没有误拘她的人。

骏马扬尘而去,仗着四蹄将华京城渐抛身后,却不想有一辆车紧随其而出,也是飞尘出城,四马疾驰之速,一时竟不落前头二马。

只是在岔路时,此车与二马皆分道远行,一路往京外的藏青山而去。

此山说来有趣,相传山上曾藏着一条青虺。这虺既不能升天也不能入海,素日只伏在河水中,安分度日。某日天劫到来,青虺为避劫数,离河藏入此山之中,伏潜山林,就此失去踪迹。

因这传闻,附近人原本叫其“藏虺山”,可虺蛇一类终归有些骇人,渐渐冒出不好的意味,便以相似音字代替,将其改为“藏悔山”,叫了几十年。

有一日,有位新任的大官巡视辖区,路过此山,听得名字略有不喜,说:“悔乃己之愧,己愧仍藏,心大不光明。生出许多无用的懦意,又显得奸滑,如何为人?”

故而此山再易名,取了青虺之色,改为“藏青山”,增生出颂景之意。此后再未更易。

飞奔车马停在山脚下,仆人们摆凳勒马,一位打扮俊逸的人下车站定,边理衣袖边露出浅浅微笑,正是慕归雨。

她令人往山上走去,山路几转,中停在一座风雅道观前。叩开门向小道童递上帖子、拜礼,她便在门外等候。

不多时,门再启,却是所寻之人亲自来到门前,站在阶上与她对望。

站在阶前,慕归雨笑着对其掐诀行礼:“殿下,福生无量天尊。”

风希音目光蒙蒙,看她却也似没看她,慢慢还礼道:“无量光。”

礼罢,风希音问:“你为何来此?”

慕归雨微笑道:“听闻抱真散人开炉了,在下来替缙王讨一枚丹。”

风希音道:“尊师此炉中只炼了一味丹药,不知其性是否相合。缙王要求个什么丹丸?”

慕归雨道:“强健根基,增润福光。”

风希音道:“噢……你说得这样,倒不知算是不算……”

说罢她又道:“听闻你也懂炉火之道,何不自予缙王?”

“在下门外人,不过胡乱摸索。”慕归雨笑道,“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货财。”[1]

风希音抬眼瞧她:“你来求的是丸药么。”

慕归雨道:“缙王说,若未求得丹丸,铅金[2]也可。”

风希音打量了她会儿,忽道:“余有一问想请教。”

“殿下请讲,知无不言。”

风希音问:“你以为,古之君王,何以安国?”

慕归雨温和笑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3]

风希音原本淡然的眼眸忽而凝神,定定地望向她。慕归雨微笑着承接她的目光。

风希音道:“你现在为缙王做事?”

慕归雨笑道:“略尽薄力。”

一问答完,风希音定定看着她,有短暂沉默。时周身似有风过,山间枝叶纷鸣,梭沙间鹄鸟低语,咕咕窃窃。

再开口时,这位似对周遭一切都漠不关切的女子应允点头:“好,她想要的,余会给她。”

-

华京中,子徽仪带着三两亲随,低调出府。

车驾行于路上时,他曾悄悄挪窗观察几次,身后未再见跟随者。他命人在邻近坊街绕了两圈,再三确认后,才放下心来。殿下确系言而有信。

这下,他终于可以去寻顾王夫旧人了。

自上次赠霓霞珠后,子徽仪一直着人留意京中各当铺、珠宝行的消息。一得知有新珠入市,马上顺着珠子摸过去,连日暗中询查,终于查得那老伯典珠的店铺。

经探问,这老伯是顾王夫父亲予他的陪嫁仆翁,本姓陈,顾府人都唤他陈伯。其为人忠厚,从前在顾府口碑很好。顾王夫去后,他年岁渐大,家中曾来人劝他养老,他却都拒了,仍与几个旧人留在缙王府照顾小郡君,不忍离弃。

子徽仪自典当铺得知,陈伯上次只当了五颗珠子,他又不懂得价值,被人诓压了价钱,也没典出多少银钱。

着人留心缙王府的琐务,得知陈伯这两日应休沐,约摸会再出王府,子徽仪早早便使人盯着,果然见陈伯出了缙王府。

子徽仪乘车赶到此地,反而比他走着要快很多,也不去典当铺里,只知会一声,自在附近寻了个视野佳的茶馆坐着,要了点茶果坐等。

茶水点心端上来,子徽仪也没动多少,坐在包间中,目光投向窗外,静静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

近来出行,纠缠他的人少了很多。

那日在琼楼前拉扯他的女子,没过多久就听说被人教训了一番,此后再未绕在他身边。而从前总设法勾搭他的那几人,最近偶尔碰见,也是讪讪一笑,都避着他。

一时间,他身边清静许多。

子徽仪知道,这都是风临的手笔。

当然,风临做这事的时候也不是很低调。她派的亲卫去,没张扬,也没隐瞒。隐隐绰绰的,便传出一点传言。

窗开的不大,刚巧够子徽仪看到斜对面的典当铺。他坐在椅上静静望着,一束日光自窗外投来,他长而黑的睫毛淋上了些许光点。外面阳光明灿,人声攘攘,他坐在热闹的光景里,感受头顶日光落在他身上,浑身都暖洋洋的。

原来,这就是被人保护的感觉吗。

不知道该不该高兴,但他没那么冷了。许是春来天气回暖。

说来可笑,他是风恪的未婚夫,可她们觊觎他时,畏惧的竟是风临。

子徽仪不能不感慨这份荒谬。但他没在这种情绪中沉浸太久,陈伯现身,他便立即自思绪中抽离,掐算着时间,于其入店后不久,悠悠而至。

那典当铺不大,当店门推启时,子徽仪正好瞧见陈伯踮脚趴在柜台上,看着掌柜验珠的场景。

在老人惊讶而窘迫的神色里,子徽仪做出微感意外的表情:“老伯,您怎会在这里?”

柜台前,陈伯尴尬地看着他,两只手无处安放,窘迫地握在一起,羞臊低下头,“公、公子……”

-

定安王府,文轩阁前,李思悟正由银川引着往内府走去。

原来她回来后,见魏泽被吩咐去探听国子监学子们的情报,自己也不甘干坐,便请见风临一面。风临刚巧在府,便允见了,只是没在文轩阁,叫她来映辉殿相见。

路上李思悟都在思索一会儿如何开口,跟随着进到内府时,拐了两路,穿过一个不知名的园子。园里树木刚抽嫩芽,李思悟无心去看,却在走路时不经意间望见前头个人影。

扫一眼而过,本没在意,可那身影似曾相识,勾起了一点熟悉……李思悟不知想起了什么,猛然停住脚步,唰声扭头再看向那人,瞪大眼睛细细端详,就连嘴也因惊讶微微张开。

不远处那人似乎也有所感,停下与身边人的对话,慢慢回身望来。

明亮的天空下,一双琥珀色的美目徐徐望来,卷翘睫毛轻眨,一张秾丽如花的面容映入她的眼中。

李思悟赫然惊愕,定定站在原地,许是不敢相信,她开口时语气缓慢犹豫,但却直接唤了出来,仿佛她绝不会认错一般,道:“宁公子……?”

宁韶也不料她会一眼认出自己,腹中准备的篇章全都无用。既如此,他亦不再多话,一字未说,只望了她一眼,便转身与随从飞快而去。

“等、等等……”李思悟见到他大为震惊,忙想追过去问个清楚,却突然身后微寒。她赶忙转身,竟在后百步开外的树后站着一个黑衣人,如一头伏伺树后的猛虎,冷目注视着自己。

李思悟刹那间悚然,脱口道:“殿下!我绝不会泄露半字!”

风临没有说话。她慢慢自树后踱步而出,踩着路砖,一步一步走到李思悟面前,抬手,朝她肩上只轻轻一拍,李思悟便冒出满身冷汗来。

她忐忑地等着吩咐,却不想风临开口后却根本不提此事,仿佛方才什么也没发生:“健行啊,你来寻孤问吩咐,正巧孤有一件事想托你打听。”

李思悟流着冷汗道:“殿下尽管讲。”

风临拍着她的肩,笑道:“孤近来听说,早前风恪曾被委送国务往温泉行宫去。从温泉行宫回来后不久,她便被送到崇国寺祈福了。

孤想知道那时发生了什么事。”

李思悟顿时全都明白了,面对风临的试探与考验,慎言道:“那时臣虽在行宫,却因是外臣,不得入宫苑内活动。当日缙王留宿是在宫内,发生什么臣也不大详尽……但臣会竭力探听,必尽全力,不教殿下失望!”

风临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轻声笑道:“那便拜托你了。”

李思悟此时满背冷汗,点头应答,却对刚才事再不提一个字。

-

另一处,子徽仪早已寻了个借口,领着那陈伯出了典当铺,去择了个清静酒楼,请老人家吃一顿好饭菜。

借着吃饭的功夫,他与陈伯唠了许多体己话。

那陈伯本身便是老实之人,私下将人赠送的珠子典卖了,本就让他心中过意不去,而今又给事主当面碰见,他更是羞臊难当,只觉老脸丢尽,却苦于府内生计,又不得不做此事,一时羞、愧、急涌上,竟要掉下泪来。

他对着子徽仪忙忙开口解释,说自己不是贪财的人,可解释着解释着,就不免提到困窘的生活,他又不是愿意卖惨博同情的人,顿时酸楚交加,好生难过。

见老人家伤心起来,子徽仪连忙劝慰,言称自己并不在意此事,又设身处地为他们说了许多理解的话,让陈伯备受感动。

子徽仪言语间很维护老人的面子,又拿出一袋银子来,只道是自己先前见小郡君失了礼数,没有备礼,只拿这个抵上,让拿回去给孩子做件衣服,无路如何让老人收下。

陈伯哪里受得住他一片真心话,多少年酸楚都涌上眼眶,到底落下泪来,呜呜哭了许久。

子徽仪并不急于打探,此事只聊了几句旁侧的话,略了解些王府内情况,便送人回去了。

待老人家送走后,子徽仪回府立即吩咐人去联系慕归雨,询问顾府一些事,并命人暗地留心顾府男眷的日常出行。

他坐在房中,手捻着一封纸笺搭上灯中烛火,看着火苗一点点吞噬纸笺,轻声道:“小郡君过得不好,顾将军知不知道呢……”

-

当夜,张通鉴赶回定安王府了。

她于离京不远地寻到了子敏文,示牌得见,将话传到,也带了话回来。

“第一则口信,子女郎向殿下道谢。至于第二则,子女郎回说,未听闻消息。她会派人去清阳询问,若有,便命人放人。”

风临本在阁中阅览文书,听完回话,慢放下手中文书,抬眼看她:“未闻消息?”

“是。子女郎是如此说的。”

手拿着文书落在桌面,风临目光渐沉。

清阳是子家的地盘,风临很清楚。

所以在沈西泠去清阳前,风临便嘱咐了,若在清阳为子家人发觉,不必抵死相抗,只说是定安王派来办事,让风临来转圜便是。

风临想的很清楚,说到底仅是探听个玉环来历,寻常消息而已。子徽仪身世她早知晓,也无甚秘情,他身上的东西也不至于有什么惊天秘密。不必让部下吃无谓的苦。

若非现在明面上与相府闹翻,她也无须派人去清阳费事,问一下相府便好了。

本就是件没什么大危险的事,但怎会出现现在的局面?

人久久不回,而子敏文却称没听闻过消息。

这可能吗?

风临的眼神渐渐冷下来。

在她看来,眼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人被第三方擒走;要么,人被子家留下了,或杀或拘,都瞒着她。

第一种可能,需要查。

第二种可能呢?

风临抓着纸张,拳头力道渐大,纸在她指缝中发出吱嘎的响声。她脸上泛起点寒笑,奇怪想道:说到底,不过是打听子徽仪的旧事,这算什么机密要闻?

值得人瞒么?

为什么要瞒?

她们有什么不想让孤知道?

-

翌日,风临上书往紫宸殿,提及先前赐婚圣意,询问武皇:“生时赐恩,人死默休。然今臣未死,默休应止,当从生恩。且陛下至今未曾明旨除婚,臣与公子当仍续婚缘,怎能许之缙王?”

并在文中质问:“天下岂有一男许二女之理?”

句句直白犀利。武皇看后是何反应,暂不得知。然此日傍晚,风恪得了消息后,却是浑身焦躁,坐立难定。

她急找几位僚属,彻夜相谈,不知议定了甚么主意。待第二日天一亮,她遍派人去约见了子徽仪。

待见到子徽仪,风恪拉住他的手,褐眼燃起火星,目光犹如燃着干火的木枝杵在他脸上,以从未有过的温柔语气道:“徽仪,你愿意帮吾一个忙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快穿之娇媚菟丝花上位手册 系统之女神修炼之路 在恐怖游戏里捡的男友们奇形怪状 豪门盛宠:偏执大佬的小撩精 我们相聚的日子 冷酷大叔秒变绕指柔 嚯!傅凌夜你这媳妇儿可不好追 分手后,我被大佬按在墙上亲 玄学大佬的爽文人生 替身演技炸裂,宋总阴沟里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