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文网 > 言情小说 > 太女纪 > 第 164 章 芝焚蕙叹

第 164 章 芝焚蕙叹(1 / 1)

神霄宫西处,楼上客堂,廊里压压站了一排华服侍从,都执手立着。子徽仪方事了,卸了神妆钗环衣袍,便来到这里。

想起方才与风恪那短暂一面,他心中隐有愁虑,却不好回绝邀请,只得来此。走到她歇息的客堂门外,不待叩门,门便给人一把推开,风恪冷脸现身,却是一句话不说,狠抓着他的头发将人扯进屋。

她手毫不怜惜,子徽仪吃痛,忍耐着不出声,跟着踉跄几步才站定。

待进内,风恪松手,回身瞪他,劈头便是一句:“你玩得倒好啊。”

子徽仪忍着头疼,作揖行礼道:“缙王恕罪,我不明话意……”

“装什么!”风恪道,“方才你去见了谁?你知不知吾与她前后脚到的神霄宫!”

子徽仪脸色微凝,却仍作镇定模样,摇头道:“我真的不明白您的话。”

风恪愠道:“装傻充愣是吧,那本王就把话说得再明白些。你这几日与她见着了吧,你见她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她越说越激动,突然上前扯住他的手道:“你是不是与她私通了?!”

子徽仪道:“什么?我没有私通……”

算计来的缘分太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始作俑者便草木皆兵。风恪阴沉道:“你说了不信,本王要亲眼验证。给本王看你的守宫砂!”

说罢她立即伸手欲扯他衣襟,急于安自己的心,竟毫不顾忌他的感受。子徽仪脸色霎时变了。

私下二人独处时,她竟想要撕扯他的衣衫,去验看他的身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他巨大的羞辱。而这种羞辱超出了他的容忍度。

子徽仪在自己与别人之间划了一条底线,底线之外的伤害,他可以默默承受。一旦越过底线,他便会做出不肯退让的反抗。

这世上越过底线而不受到反抗的唯有风临。他的一切原则面对她时,都显得苍白无力。

当她踩着底线向前迈进时,他只能待在原地无措地看着,看着她如何践踏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残忍地加诸伤害,划出流血的伤口。而他只会蜷缩在原地颤抖,连后退躲避都不会。

风临简直想怎样伤害他,就可以怎样伤害他。

但只有风临。

风恪不是风临,她得不到子徽仪无条件的退让。哪怕他此刻受制于她的亲王位。

“缙王殿下,您有些无礼了。”

子徽仪毫不客气推开她的手,原本清澈美丽的眼睛在瞬息冷了几分,似早春未化冻的清潭。“纵您尊位殊荣,也不代表可以如此轻慢我。在您行事前,希望可以记得,我是丞相府的公子!失当言行丢的是您的尊重,望您自重!”

不期他会说出此话来,风恪一时愣住,望着他那双隐漫冷淡的双眼,她忽然觉得这才是他原本的模样。

风恪生出恼意来。

从前这个人是不忤逆自己的。他仿佛逆来顺受,为讨自己欢心做什么都愿意似的。他明明先前摆出那幅样子,现在却突然在这件小事上拒绝她?

究竟是因为风临回来了,还是他原本就是装的!

风恪越想越气,她认准了这两个原因,并为此感到羞辱,却独独不肯想,是否是她行为太过分的原因。

或许是她有意不去想。

风恪再开口时已带了怒气:“丞相府的公子?那又如何,不要忘了你是圣旨赐给本王的王夫!这天下男子皆嫁妻从妻,连人都为妻子所有,本王看你的守宫砂有何不可!”

“不过是未婚夫而已。”子徽仪微微轻笑,话音隐隐有丝冷意,“我与缙王连定盟宴都未行过,怎就以夫妻之准要求。不觉得早了点么?”

被这一噎,风恪大声道:“陛下赐婚,就是板上钉钉、绝不会转圜之事!你注定是本王的王夫,这件事你和本王都不能改变,难道你还存什么荒谬的妄想吗?!”

子徽仪也不反驳,只冷冷笑着说出一句话:“从前陛下也给定安王赐过婚。”

风恪脸色陡变,愠容彻底变为怒容。巨大羞恼与心虚冲击她的脑仁,她突然冲上前,两手抓着他衣襟,大力撕扯起来。

“做什么!”子徽仪飞快抬手抓紧自己衣襟,怒目瞪向她道,“简直荒唐!”

他不反抗还好,一反抗风恪更加激动,狂怒地扯拉他衣襟,吼道:“谁荒唐!你遮掩什么,为什么不给看?!你心里没鬼的话怎么不敢给人看?!”

子徽仪奋力抓紧衣服:“放手!不可理喻!你这样的行径还能称得上体面吗?!”

“不要扯那些!”风恪薅着他衣襟道,“本王就问你遮掩什么?你是不是趁本王不在,和那残废苟合了!”

子徽仪猛地瞪大眼,动了大火,怒吼道:“辱人太过!这样的话竟是从一个皇女口中说出来!”

说着他一手抓紧衣襟,一手大力去推风恪,吼道:“缙王若真疑心我清白,我明日自请内官验身!不必如此失态,丢了尊贵,也失了体面!”

“等不到明日,本王现在就要看!”

她怒吼着去扯,哪想子徽仪看着文文静静,力气却大得很,凭她如何扯拽,那两只手就跟把铁锁一样,死死抓住衣襟,分毫不让。

眼看他越来越愤怒,几番撕扯不开,风恪气急败坏,竟扬手一巴掌抽在他脸上:“给本王松手!”

就是这一巴掌,彻底打灭了子徽仪最后的忍耐,当脸上的疼痛传来,他再无法克制,一把将风恪狠狠推开。

风恪猝不防他的力道,竟给他推得一趔趄,连着退两步才站稳身子。她怒视他道:“你……!”

子徽仪手死死抓着衣襟,眼睛毫不畏惧地直视她,面容笑意散尽,唇角似压着怒意。他盯着风恪看了会儿,忽然笑起来:“呵呵……”

风恪道:“你笑什么?!”

他道:“问我与定安王做了什么,问我清白与否……呵……您之前从不在意这些。我去哪,做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您毫无兴趣。您甚至帮着别人一同羞辱我。现在怎追问起这来了?”

子徽仪盯着她,冷幽地问:“您开始在乎我了?”

风恪一切动作戛然而止,整个人在瞬间哑然。油盐酱醋一齐打翻在她面容,那脸色实在精彩。

到最后她也没回答他的问题。

风恪只丢下一句:“原想给相府面子隆重些准备,现在看来,我们的定盟礼该提前了。”便转身疾步离去。她走得那样快,背影极像落荒而逃。

大门被人猛地摔闭,子徽仪独站房中,听着廊中一众脚步声远去,微微松了口气。脸上的痛麻提醒着他的狼狈耻辱,子徽仪低下头,露出悲哀的笑来。

那双因用力而泛白的手,终于得释,自衣襟放下,颓然垂在两侧,在袖摆晃动间,一点点回复血色。

-

当日夜,风恪于府中闷闷用膳时,白日里遣出去的皋鸟回来了。她似乎带了好消息,一路笑着来到风恪身边。

风恪立时屏退余者,皋鸟侍立其旁,俯身低语道:“殿下,奴今日趁着梁监休沐,将东西送出去了。”

风恪眉眼微挑,道:“果真?”

皋鸟回道:“真真的。而且那梁监也是个上道、识抬举的人,没有白拿我们的东西。他给奴透了句话。”

风恪忙问:“什么话?”

“梁监说,在紫宸殿当值时,曾听陛下说过一句话:‘若缙王是嫡女就好了。’”

刹那间,周遭一片寂静。

风恪呆呆坐在椅上,一动不动,双眼长久地凝视一点,显出几分茫然。她似乎不明白为何世界突然寂静,直到巨颤的耳鸣抓挠在她脑中,她才恍然明白——原来安静的不是世界。

风恪僵坐着,手拿着筷子,眼圈一点点的红了。

她说不出此刻什么心情,再开口时,竟有些哽咽:“这钱花得……太值!”

-

三月十五日,风恪解假归朝。武皇恤之。

闻人慧请私下奏对,上未允。

三月十六日,楠安有异。靖水郡王风安澜行遇匪徒,艰难镇之,伤。消息入京,恭定亲王病,夜入定安王府,天晓方出。惹武皇不满。

同日,柳氏内眷出行礼佛。柳岺歌车马于归府途中突然发狂,车驾侧翻。时柳岺歌因于外祖车中侍奉,巧避一祸。

三月十八日,风恪与风临于京兆府相遇。起争执。经府衙官员劝解,未演烈。

当日夜,二人再于琼楼相遇。因相府公子子徽仪,二王再次发生争执。

风恪怒,愤骂之“啖屎狗脚将”。因狗脚为弃食之物,风临亦怒,当即起身,将桌丢至其身上。风恪伤。

时公子惊而阻之,语有回护之意。风临不快,指恪曰:“如此无用女人,何不弃之?”

公子拜而告罪,不敢应答。风临走。

时有人议道:“今缙安不和,已是明面之事。”

三月十九日,晨,有言官上书,谏风临失德。午,风临受责。

闻人慧请私下奏对,未准。

三月二十日,朝会。监察御史魏泽弹劾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寺正怠职懈案,枉曲法直,无据缉良。并请对去岁定安王府逆幅一案重审。

三月二十一日,武皇降旨,着魏泽为镇北王王傅。当夜魏泽一夜无眠,此后对逆幅一事再不多言。

同日,闻人慧往紫宸殿请见武皇,武皇以事务繁巨为由,拒。

三月二十二日,李思悟解假归工部。有同僚试问传闻真伪,李思悟朗声答曰:“是如此。今我乃定安王之拥护。”后诸僚不言。

三月二十三日,武皇夜召风临入皇城。风临言称旧伤复发难行,婉拒。

三月二十四日,风临上书重提温城遇袭案,称其部下云骁遭诬受冤,京官遇难乃是逆王风媱部下祸债,非云骁所为,恳请重查。言语间谴责办案官员有结党构陷之私,话语间暗指风恪。

风恪畏惧结党之嫌,示意其僚属参奏。二人于墨书上交锋。

下午,闻人慧得知此事,急请面见武皇,遭拒。

三月二十五日,朝会。

今晨一过酉,天光便隐于幕后。黑沉沉的阴云层层压在皇城上,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

有人说,天要下雨了。

内侍宫女手脚麻利地将朝堂灯火点耀,殿堂通明。一切俱妥,鸿胪寺便遣人宣传,两大长列官服臣子应声而动,鱼贯入朝。

先前诸事闹得沸沸扬扬,而温城遇袭一事重提,又激起许多人的恼意、奇意、琢磨之意。当日温城粮草遭逆王风媱旧部焚毁,时京派督运使一夜死尽,唯有云骁一人幸免,岂能不令人多想?

朝中亦有亡故督运使的亲近者,自然有不平之意,欲辩一番。兼之此前,缙王风恪与刘育昌的弹劾风波还未散尽,拖拖拉拉近一月,总不发落,已惹得许多臣子不满,众人、甚至风临都摩拳擦掌,欲于此日发作。

果不其然,礼后,不待客套多久,便有人跳出,当头便议起温城一案。风临目光凛凛,只待人言罢后发作,却不料此时,闻人慧突然上前,执笏道:“臣有事奏陛下。”

武皇端坐于高处,挪目看向她,面容未变,但目光隐有冷意。祝勉于堂中察觉,立刻出声道:“闻人大人,眼下还有人在奏事,何不等人言罢再奏?”

论理闻人慧多年老臣,不是不懂礼数的鲁莽人,此番冒然开口便罢,得人提醒后,应当顺着下台阶才是。怎料闻人慧昂首,高声道:“事有轻重缓急,朝上议事,向来从急从重。而臣要议的事,比她们都要急、都要重。”

武皇终于开口,声音隐露一丝不耐:“何事?”

闻人慧高声道:“国之储君,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满朝神变。

众臣将纷纷侧目望之,谁都想不到她会说出此话来,这不是老虎面上拔须么。

当即有人上前道:“放肆,你想妄言立储之事么!”

哪想一向谨慎稳重的老臣面对这大罪,居然大声应道:“是!”霎时满堂哗然。

闻人慧不惧,回罢那人后,转而直视龙座上的武皇。

武皇面上阴云翻涌,双眼彻底冷彻。她倚着龙椅,两手搭在椅上龙首雕纹上,启唇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

“臣如何不知!”

闻人慧手执笏板,带着股决然的神色,高声道:“多少年了,自懿明太女去后,储君之事便为陛下逆鳞。朝臣避谈,百姓不言。这是天下不关心国本么?这是天下不在意我大武之来日么?非也,这是天下人体谅陛下!

朝臣体谅国君失储之悲,万民体谅陛下失女之痛,故而这些年凡涉懿明之事,无论兴土木、筹大祭,无人敢有异言。甚至于东宫整整七年空置,也无人敢上书立储!

可是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岂能永不复议!”

武皇面色渐沉。殿外阴云翻涌,皇城风起。

她似欲开口,可闻人慧却在话出口前打断她,道:“我们常道九五之尊是受命于天,乃上天之子,享极福、受万民奉。可天子也终究是人,天子也有老的时候!为国君者要为国谋虑,不能一直任性,不能抱着恭维之言骗人骗己,一国之主要承担天下的重担,要为国之将来负起责任!

陛下,该立储了!”

这一番话真可谓大胆至极,素日与她交好的人此刻立时噤声,连相劝都不敢了。殿外雨尚未降,可殿中却起惊雷。

“放肆!竟敢出此狂言!”武皇猛地一击龙椅,厉声呵斥。

“莫非仗着朕厚待你,便恃宠而肆,这般狂悖犯上!”

龙颜震怒,满朝堂百官一齐下拜于地,三位皇女亦俯首于殿堂,不做声响。唯有闻人慧一人,手执笏板,昂首立于殿中,面对发怒的皇帝,站得笔直。

此时此刻,这个年迈而谨慎的老人竟显出股素日不曾有的傲气,一个文臣的傲气。

她心中的信念坚定了她的身姿,纵然她脊背已因岁月而压弯,但仍如一颗弯曲的苍松,对着龙座上的威严毫不屈服,昂立皓首,铮铮言道:“今日陛下既斥臣为狂悖犯上,臣领下罪名,索性便做一回狂悖之臣。”

她直视武皇,朗朗问道:“陛下,宣文一年,您初登大宝,在紫宸殿中召臣等作推心置腹之谈。您还记得当初同跟我们说的话吗?您说您痛心于五王乱象,行走于街市之时,都不忍看地上血污。您当时立下志言,说自后必精励图志,清明朝局,明储稳政,在宣文一朝,绝不让乱象再次重演!

您忘了吗!您难道忘了吗!”

武皇恼道:“朕自坐在这龙椅之上,哪曾有一日忘却?”

岂料闻人慧竟以更大的声音质问:“那您是怎么做的?!您说要杜绝先帝一朝奢靡之风,可您而今大兴土木建温泉行宫,仅供几十日愉乐。您说要仁政爱民,肃清沉疴,可现在内卫权重,派系争斗,十年间枉死者不计其数。您说要昭明储位,稳安朝局,可您近五十了,国朝却七年无储!”

“您说要广开言路、常省常思,可曾经彻夜相谈的臣子,如今竟连紫宸殿的大门都进不去!”

闻人慧声调悲转,满面痛心:“逼得臣不得不丢弃脸面,在这朝堂之上做一个撒泼的老妇啊……”

武皇压着怒道:“照卿所言,朕这些年竟是荒废了?朕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伏案理政,白发丛生心血枯干,在你眼里,竟都不算为国?!”

闻人慧道:“既然口口声声为国,为何不立储!”

“若真为万民,就当正储位,扶持太女,打压余党!这,才是稳固国本的做法!”

“而不是纵三女相争,挑拨离分,三方制衡,任由群臣猜度择选。这样的做法,您是想让她们争吗?!这难道不是起乱之象吗?!”

武皇脸上笑容已冷极:“照卿所言,朕当如何啊?”

面对她冰冷的话语,闻人慧却毫不畏惧,一字一句当着满朝文武,大声道:“陛下当昭明圣意,明告天下,立长、立嫡、还是立贤!”

“不要让我们猜,我们猜不透!”

“好啊!”武皇勃然而怒,冷喝道,“满朝文武千百,唯你是贤臣,良臣。唯你将这武朝江山放在心上,旁人竟都是昏庸无用。好一个无母无君的忠臣!朕既如此不堪,那这位子不如让给你来坐!”

朝中人已叩首一片,可闻人慧依旧站立其间,毫不退让:“陛下讥讽臣,说臣无母无君,臣锥心之痛,却也理解,这是臣犯下过错的缘故。可臣有过,难道陛下就无过吗?”

闻人慧陡然高喝:“陛下最大的过,便是视国事为家事,视百官为家奴!!”

此言如平地惊雷,轰响于殿。若说方才还算激谏,那么现在已有了指责的意味。

她直面武皇可怖面色,声声如雷:“公器私用,私欲驱臣,这是国主该有的作为吗?顾将军的事至今无人愿提,您当是什么好事么!她何以自刎而死,您当真不知么!”

她抬手指着自己的官袍,悲怆道:“我不是您一个人的臣,我是武朝万民的臣!我穿上这身官服,我就要为天下的百姓负责!为武朝的江山社稷负责!”

“当年我太年轻,没能阻止先帝的过失。那天我站在华京血淋淋的街道上,看着横躺在地的同僚,我对着天上的雷发誓,绝不让此事重演!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您走错路!

多少日子了,我苦苦恳请见您一面,我劝了您多少次,我恳求您多少次三思三思,可您将我拒之门外,敷衍对待,厌弃我的谏言,到底到了今天的地步。我眼睁睁看着权争愈烈,皇女间裂隙不可缝补,这一切都太悲哀!作为一个臣,到了这地步,我还能做什么!”

闻人慧一手执笏板,一手擂擂捶胸,似扪心自问,亦如当众宣告,悲吼道:“我尽力了!可成与不成,不是我一人能左右的!”

她振袖收手,两手重新端持笏板,冲着龙座道:“陛下问罪,臣便认!臣已近七十,老朽一块,没什么可惜的了。既然我屡屡劝谏不成,与其看着您重蹈先帝覆辙,让我失节于服,失诺于天,不如我自己全我臣子的本分!”

“冒犯陛下的罪,臣今日便赎!”

正此时,她目光一凛,睨向一旁殿柱,倏尔爆发出一股狠决眸光,抓着笏板,忽如箭矢射向殿柱!

“臣闻人慧,死谏天龙!”

“愿陛下早立国本,止祸于滥觞!!”

朝堂上众人哪有一个料到此变,皆瞬时变色,近旁几人想拦,却都是年迈老臣,一时抓而不得。满堂文武眼睁睁见着那苍老身影裹着紫袍,决绝地撞去。

“嘭!!!”

巨大的闷响贯彻金殿,满殿惊哗,武皇亦从座上站起,攥紧拳头,面色狰狞地看着殿柱上缓缓倒下的身躯。

闻人言卿惊睹此变故,再不顾旁的,惨叫着冲上来,将闻人慧从地上扶抱在怀里,呼喊:“外祖母!外祖母!”

“老师!!”

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叫自后方传来,众目睽睽下,只见一个绿袍身影连滚带爬地奔到柱前,扑通跪在闻人慧面前,两手颤抖着去扶闻人慧。

闻人慧瘫在闻人言卿怀里,此时身上已使不出力气,费力睁开眼,看向来人:“思悟啊……”

“老师……”李思悟眼圈通红,慌忙地想搀扶住她。闻人慧抬起手,无力地拍了拍李思悟的手背,像责怪,又像叮嘱一般,奄奄道:“堂上……笏板不可丢……”

李思悟当即嚎啕出声,失态痛哭。

朝堂殿柱雕龙刻凤,皆以鎏金金属所铸,坚硬非常,而刚刚那一下,闻人慧存了死意,正往柱上龙爪撞去。人之头颅如何能比硬金,当即撞了个鲜血淋漓,额堂划开大肉口。

血液自巨大伤口流淌出来,闻人慧气若游丝,拼着最后的气力,对自己的学生说:“其实,那天……你问做怎样的人,老师……无颜教你……”

“人……老师都没做明白……怎能教你……”

说罢,她费力呼吸一口气,抬眼看向闻人言卿,呢喃道:“言卿……外祖母这一生,做臣子,失责……做母亲,教女无方……为臣为母都失败了……好孩子,不要学我……”

闻人言卿脑中一片空白,两颗滚圆大泪沉沉坠落。

倚在孩子怀中,闻人慧满脸悲悔,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她过得何其痛苦。她看着眼前尚年轻的两张面孔,突然睁大了眼,不知哪里冒出了力气,奋力抬起双手,一手一只抓住她们的衣袖。

两只绿色袖袍被紫袍下的手攥住,攥得那样紧。

“思悟,言卿……”闻人慧望着她二人,瞪大眼睛,对两个孩子说出了此生最后一句劝告:

“你们……千万不要像我……”

不要像哪里,话没说完,但这人的力气在瞬息彻底散尽,好像世事已了,两手唰地撒开衣袖,头朝后一仰,身躯轰然坍倒。

青山轰塌的巨响震摧了眼前年轻人的肺腑,闻人言卿已彻底怔住,一动不动。唯李思悟凄号道:“御医呢?!御医快来啊!”

风临在殿中看着,心内已震惊无比,她岂能想到会在今日认识这样一位老臣!

方才的种种言论话锋犀利,此时她是最最不该动的,但她又岂能让这样一个忠心臣子如此凄凉地走向死亡?

满堂朱紫贵,偏是她最快飞奔过去,用她干净帕子捂住闻人慧额前伤口,伸指探脉搏。朝堂霎时乱起,众人纷纷聚上,宫侍也慌忙唤人近前处置。

“还有脉搏!”风临忽然开口。朝堂众人此时才似醒了般,连连上书恳请武皇唤御医救治。

闻人言卿抱着外祖母的身躯,那温热的躯体已经瘫软,官袍下裹着的似冒热气的棉花。闻人言卿看着她紧闭的双眼,忽然感受到毁灭性的重击。

她那一撞,不仅把自己的臣骨撞了个粉碎,也将闻人言卿对这朝堂最后的纯净幻想撞灭了。

热血缓缓淌过闻人言卿的手指,她抱着亲人的血面,仰头看了看金碧辉煌的殿堂,突然天旋地转,诸光皆灭,如被人强捻灭的烛芯,哐当飘砸在了地上。

李思悟悲不能已,她看着不省人事的老师,再看看这满殿衣冠禽兽,不由发自肺腑地哀道:“这不公——”

那个公字还未出口,她的嘴便被一只手死死捂住。熟悉的冷冽药香传来,她知道是风临。

李思悟满心悲戚,在她的掌中,发出了巨大的无言呜咽。

大颗大颗的眼泪滚落在风临指间,她感受这细碎的温度,逼着自己不去看身后高座上的武皇。

龙椅上武皇面无表情注视这一切,隐隐咬牙。殿中不少人开始上前欲开口,她赶在她们话出口前,沉痛自龙椅上起身,快步下阶赶到闻人慧身边,揽住她极为痛心道:“你与朕数十年君臣,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爱卿,你糊涂啊!”

武皇抬头道:“来人,快来人!告诉御医不惜一切,务必要将她救回!”

当日,武皇尽召宫中御医,令全力救治,并命人将闻人慧留住皇城救治,以示重视。并因此事,下谕推迟两日后的先太女大祭。

三月二十六日,晨,闻人慧伤重不治,亡于太和宫。

同日,南陈姜卓入武。

-

闻人慧死在了棠花初绽的时候。

她突来的死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决然一撞,撞起了华京、乃至天下学子文士的悲愤。他们压抑太久,沉默太久,在强大权柄的压迫下,他们不敢再议朝政,更不敢抬头直视天上的真龙。

可闻人慧撞了龙柱。

她用自己的头颅给封固的言墙砸开了一道口,用自己的滚烫热血唤起那些还未心灰意冷、变得迂腐市侩的年轻人险些遗忘的傲气。

她死了,他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路。一个所梦想成为的自己的末路。

于是芝焚蕙叹,哀不可抑。

一场三十载未有的请愿言潮,伴着隆隆春雷,奔涌向天龙居所。

权争巨浪决堤而出,洪流奔涌,就此失去控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