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1 章 811(1 / 1)

新世界最近总爆出凶杀事件。

不过有一部分案子不是最近发生,是最近突然集中地被媒体爆了出来。事实上,新世界的一些案件始终有在发生,只不过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警力和监控网络覆盖不完全,人口基数太大,地域覆盖度太广等等等等,反馈不是非常及时,也非常依赖于民众自身的安全意识。

而新世界的特殊环境,导致整体持有杀伤性武器的人群大大扩大,虽然官方一直非常注意对于冒险者群体本身的背景和品行审核,但是光是书面上的审核,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法律意识。

而且哪怕引入了引荐和保证人监督政策,但也难免发生像是之前胡胥那样的事情——一个正直善良的好人,也难免会出于人情或者私心,引荐和包庇不符合条件的对象。胡胥这件事只是祸害了自己,但有些人引荐的对象,却可能对无辜者或者普通民众产生威胁。

这其中的情况很复杂,涉及很多方面的考量,虽然目前决策层都是尽可能地抱着公心去进行规划,但是现实永远是无法百分百控制的——各种案件还是很多。

但说实话,新世界的案件发生率总体还是低的,还没有国外来得多。最近西洲和北洲都不太平。一方面,他们耗费了大量人力用来侵入华夏,试图窃取活化素资源,其中被国内抓捕了不少,一开始对方政府还会找借口掩饰事实进行抗议,后来由于被抓捕的人员数量剧增,原来的借口甚至都已经不够用,加上华夏又反过来曝光了他们的一些实验内情,顿时引发了大面积的群体抗议——红月等数个西洲国家都在暗中利用有色人种的幼童进行活化素方面的人体实验,其中包括极多不人道的项目,比如说迫使幼童进行超越自身肢体极限的高强度训练,以此来观察活化素在人体影响之中的极限,这个过程之中死亡的孩童不止少数。

其实参与实验的也不止有色人种,只是有色人种最多。只是西洲确实对于这类话题最为敏感,所以华夏政府也稍稍使了一点坏……红月等国政府也不可能跑出来解释,并不止有色人种,还有少量白人儿童……解释了也不会有人感激,反而会连剩下的一部分群体一起激怒。

而且,随后就发生了红月某地下基地里面活化素怪物外套事件——一群还未形成完整三观的未成年,经过红月政府的特异化改造,长相变得千奇百怪,同时对于整个社会怀抱着巨大的仇恨,性格暴躁神经质,逃脱试验机构之后,直接在社会上四处制造动乱,大杀特杀。

他们对成年人充满了仇恨,对同龄人相对来说还算友好,但也只是相对来说而已。这群孩子之中的大部分,精神状态都不是非常稳定,加上本身年纪小,情绪容易偏激,所以就更难以交流和控制了。

理论上来说,这一群缺乏社会阅历的小孩,就算掌握了超凡的力量,但毕竟年纪小,经历和智慧都有限,理应当很好掌控才对。但他们似乎有几个进行了智力方面特异化的核心人物,不但稳住了形势,还甚至一定程度争取到了公众的同情和支持,也不知道是这群孩子太聪明,还是公众太容易被煽动,又或者是红月等国的政府太没公信力。

总之如今的情况,西洲政府一直在持续丧失民众的信任,而国内的反抗情绪也越发热烈。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也不知道是核心的少年领袖自身的想法,还是背后真的有人指使(按照红月方的臆测,他们把黑锅直接扣到了华夏身上),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推翻资本操控的红月征服,建立一个属于新人类的布尔维什克社会。

这里的新人类,不是说异能者,而是指的“未来人”,也就是说此时的未成年孩童。换句话说,他们把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视作了敌人。

当然,在实际操作之中,这群孩子也不是看见成年人就出手袭击——这其中的不少孩子固然对父母抱有怨言,但很少真的有对家人全无留恋的。他们更多对付的还是那些有钱有势的资本家和官员——换句话说,就是这个社会的“掌权者”。

这其中会不会有无辜者?

肯定会有。

但是当冲突上升到社会矛盾的时候,谁又能真的去细细分辨对立阶级的少数“无辜者”呢?更不用说本来许多时候,人也确实难以确切地被定义。

事实上,更多时候的真实情况,是这个判断不但主观,而且还不停在变动。而冲突一旦发生,就再没有就事论事的可能,人一冲动上来,哪里还讲得上道理?更不用说,这群异能少年的精神状态有着生理性的不稳定。

但即使如此,却还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反抗和仇视,是因为有更多社会矛盾甚至还要比这些暴动更加激烈,和这些暴动掺和在一起,反而自然而然再次分化了社会群体。

……比如说,在这件事之中作为受害者的有色人种孩童的父母,亲属,同胞……甚至于本身对于有色人种有支援意向的白人同情者,甚至于纯粹的反资本压榨与医疗实验的反对者……这些人卷入其中,很多对于政府和大财阀的仇恨还要高于事故与动乱,因此许多时候,都会对这群实验受害者的孩童怀抱同情,给予更多的谅解,反而更多地责难政府,发动游行和抗议,进而不同立场者也会在公众场合高频率地发生冲突,其伤亡事件还更多于特异化异能者孩童造成的案例。

而且之后西洲还爆发了小规模的传染病,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当流传出红月政府在研究针对精神力者的病毒,而感染传染病的人可能之后会丧失对活化素的敏感度之后,民间很快就出现了骚动。

红月如果研究这样的病毒,当然不是为了针对自家国民,多半还是为了防备华夏。可是他们也未必在意自家的平民死活……这是有大量历史前科的。

其实国内早年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也不算太高,不过政府的存在本来就是跟着领导层变化的,信任和不信任都需要时间去积累。至少近些年来由于政策得当,整体社会生活水准提升,加上对于一些危机应对的方式得到公众的支持和认可,华夏这边的政府信任度总体是在提升的。

相比之下,因为新世界的出现,红月在国际地位上产生了变化,直接导致本来就在走下坡路的经济状况更加雪上加霜。虽然随后的迹象显示这场传染病似乎更像是一场例行的流感,不过是因为医疗资源缺乏所以导致了一部分死亡事件,但是许多人却仍旧更加愿意相信偏属阴谋论的那一种说法……但也没有人能肯定地说,那就真的不是真相。

相比起这样的西洲,新世界的一些刑事案件也就不过是巨大人口基数下的一些必然组成罢了。当然,杀伤性武器的增多和巨大财富的流通对于这个过程肯定有加速作用,但是平心而论,相比同样状况下的其他地方,他们的政府,确实已经尽力控制了。

但是仍有流不尽的血,拦不下的刀。

怪谁呢?

所以要对杀人者施以严惩,这既是对未来立下禁令,也是既定的现实盖章定论,甚至可以说,再残忍其实也不为过。因为严酷法律真的有用。

你别管它人不人道,符不符合哲学,法律首先要针对其所在环境有效,然后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来考虑伦理道德,心理学等问题。而在这所有的因素之前,它最原始的,朴素的功能,永远是最大程度地去保护它覆盖下的民众的人身安全。

简单来说,在新世界的一系列凶案之后,军政两方都有点微妙地感觉到目前的法律似乎有点跟新世界水土不服。

而这一次凶杀案的爆发明显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星光榜又失去了一位主播,但是凶手至今没能缉拿归案,甚至连具体的身份都还有些模糊。警方如今有几个怀疑对象,但目前完全无法确定,甚至都没能找到嫌疑人的身影和形迹。

但是网上有许多传言,也有许多不同的争议。而直播记录更是直观展现了,在案件发生的时候,主播本身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击之力的,只是因为双方的风格不同,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直接点说,就是主播始终手下留情,试图制服对方而非杀死对方,对方却下手毫不留情,最后才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时候,如今星光榜前列的主播都拥有极大的人气,而不好说有意还是无意,他们的形象都立得很好,所以都有很多支持者。

死去的这位,性格开朗幽默,平时探险时坚毅又洒脱,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所以他过世之后,引起的反响比胡胥当时还要更大很多,甚至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国丧般的氛围。

当然,其实这情况距离国丧还很遥远,但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年轻人,也还没有多少有机会见识到真正国丧的景象,而一个能够牵动这许多人,且被许多人喜爱和敬佩着的人的过世,其效果也多少已经接近了。

其实,这个世界每时每刻,不是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去世,但是感受和接触是很重要的。伟大的人,许多人或许知道他们的伟大,可是知道距离感受,需要的往往是半个世纪的阅历。不如说,许多年轻人能够从死去的星光榜偶像身上积累的,正是这种能对奉献者产生感同身受悲伤的……悬浮于柴米油盐之上的,精神层面的阅历。

这种氛围甚至把殷怜都惊动了。

她去公司或者工作室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气氛的低迷,在公众场合走着走着,经常就会看到有人看着手机突然哭出来,或者义愤填膺地讨论这件事。

有媒体借机蹭热度,制作了大量死者的纪念mv,反正对于这种长时间直播的星光榜冒险者来说,网上的视频素材多到了溢出的地步,随便找就是一堆。殷怜看到的时候,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讨喜的人物,更让人触动的是,他仿佛无时无刻都是笑着的,就连受了严重的伤时,都会在上药时一边龇牙咧嘴一边搞怪,逗弄同伴和观众。

殷怜似乎可以理解,他的粉丝对他那浓厚的喜爱。

从残留的弹幕来看,其实他的粉丝对他并不奉承,偶尔有告白,但更多时候,是故意的逗弄和斗嘴,以及对于其安危的关心,他如果有空暇的时候,也会开启弹幕,给予积极的回应,就仿佛朋友一样,有时候与他们亲密地斗嘴,有时候也会对过激言论给予劝说。

……情商非常高的一个人。

为此,殷怜甚至忍不住去关注了星光榜前列的许多其他人,发现这些确实都是有能力,也有人格魅力的人。星光榜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会以人气作为排序,占据更多比重的其实反而是任务积分,也就是冒险过程之中的贡献。不过,由于一些高积分的人物并不愿意加入直播,而另一些本身有能力,但是行为踩线的人在直播过程之中很容易被观众反感甚至举报,所以如今榜上剩下的,全都是行为严谨守法,道德受到认同的对象。也许有人行为出格,但是绝不会违法乱纪。

这个过程,是一个观众和冒险者主播互相促成的过程。

主播的道德与人格受到认同和奖赏,就愿意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内心与行为。因为直播事件太长,加上本身探险这份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工作压力,所以冒险者是无法演出“人设”的,反而是慢慢转变自己的思想,斧正自己的人格和习惯对他们来说更加轻松。

这其实是一个冒险者自我成长的过程。

也因为如此,政府对星光榜这个娱乐性质严重的项目,不但不反对反而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意识到这个节目很能引领冒险者群体的风气。

而这一次的死亡事件,更是引发了很大的震撼。其实,很多人开始当冒险者的时候,就有面对死亡危机的心理准备,不客气地说,冒险者群体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各种死亡威胁,只是因为国家后援给力,所以目前来说,还是把可能有的伤亡率降到了最低。

确实榜单前列的冒险者都非常有能力,但也没人觉得他们是不死的。

如果这次的伤亡不是因为人,也不会引发这样大的争议。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凶杀,那么以目前冒险者的能力和国家的政策筹备,多半也只是伤而不至于亡。

而这一次的事件,国内的舆论氛围可以说是相当一致,就连星光榜上的竞争者也没有人对此表现出幸灾乐祸,反而一致表示了哀悼,以及对于追查凶手的诉求。

老实说,这种氛围要是放在娱乐圈,那是想都不用想。但冒险者圈子不在乎这个,一来因为他们的曝光和排序确实就是按照贡献度积分来的,观众和人气都影响不到,他们最多起个行为监督和精神物质支持的作用,而这些额外收益更多依靠的是粉丝本身对你的好感和认同,所以许多时候,比起争取曝光,许多人更注意经营和稳固现有粉丝。

更深入地说,直播收入是这群冒险者的额外收入,却不是主要收入。殷怜建立星光榜的初衷,是希望直播来代替官方帮忙监控冒险者的安全情况,顺便加深普通人对于新世界的了解,但是随着时间过去,直播粉丝群确实对于许多冒险者产生了精神上的支持,在金钱报酬丰厚的情况下,对于许多混迹于荒芜旷野的冒险者来说,有粉丝的陪伴能大大满足他们的社交和社会认可需求,所以许多时候,哪怕是小冒险者也很乐意和仅有的少数粉丝分享各种冒险中的知识与情报,而很多主播观众也很愿意去挖掘一些探险路线和专业取向不同的小主播,从不同角度满足自身对于新世界的好奇。

不客气地说,星光榜的主播圈可以说是国内直播氛围最好,热度最高的直播圈子。主播重视粉丝,不媚粉,却愿意跟粉丝交流。粉丝也对主播们保持了高标准的敬重,很少轻佻,辱骂或者挑剔,加上高智能化的弹幕管理系统,连谐音和高等级的冷嘲热讽都能被即时识别,所以氛围几乎是其它直播圈子望尘莫及的。

这也很好理解,若你看着谁每日流血又流汗,就很难对对方做出的努力视若无睹。

不过正因为这样庞大的观众群和良好的直播氛围,才引发了这样大的社会反响。不说粉丝们的悲怆,就连同行之间也很是震动。

有主播就私下对朋友感叹道,如果我死后也有这么多人为我哀悼,那我这辈子也就值了。

朋友自然是喷他一顿,嘲他活得不耐烦。

当然,如果可以活着谁也不想死。但是人终有一死,有人死得憋屈,有人死得坦荡。人活着,若要直面现实,就也要直面终有一天会到来的死亡。而思考死亡的方式,许多时候正是对于人生的一种认真和敬畏。

能直视死亡,有时候其实反而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认可。

说来荒唐,这一次的动乱,政府在考虑法律的时代性,观众和粉丝在发自内心地悲伤,而不止一个本应兔死狐悲的主播,却在为这哀荣动容,坚定了自己生存的信念。

这一切令人感慨,却并不让人觉得荒谬。

当然,相比起殷怜的伤春悲秋,政府和军方完全没有这个闲情。因为这件事的社会影响,军警方面都贡献出了人力,开始排查这次的凶手,也明确了好些嫌疑人,但是……

没抓到。

案情排查到最后,最符合线索描述的几个嫌疑人,要么就是已经失踪,要么就是近期失联,总之陷入了僵局。而由于异世界的土地广袤以及低开发度,国家势必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去搜检,且效率非常之低。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为难的。

最麻烦的是,军方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就是伤人者在逃逸过程之中意外死亡,并且进入难以搜寻的状态的可能性。

这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新世界海域面积极大,且海中潜藏着各种各样难以预期的海兽,就是陆地区域也说不上安全和平,这种情况下,如果袭击者为了逃避追捕而失足陷入危险也是极有可能的,无论是试图到深海,某个山沟或者一些怪兽的肚子里去找嫌疑人,都非常不切实际。甚至就算找到了,都不一定能调查清楚对方是不是凶手。

但是也保不准人家还活着。这么大的案子,如果杀人者还活着,就决不能令对方逃脱法律的制裁。

但人力是有尽头的。通缉令下了,目前的冒险者指定活动区域也搜检了一遍,已经开始搜检第二遍了,甚至连人类尸体都发现了好几具,解决了好几个悬而未决的失踪案,却根本没找到更多案子的线索。

其实这个案子的难题也只有一个——新世界太大,开发率太低了。

国内如今的盛况,是许多年无数人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建造出来的。经济,治安,教育,每一项都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新世界要建成同样的样子,就算不用当初那么艰难,却也还会有其他新的困难与新的问题。

建设,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这一点想必玩新世界的小朋友们都一定感触颇深,哪怕他们在游戏里体验的都还不到现实的万分之一,但是这个核心观念,殷怜倒是通过剧情和玩法,十分直白地传递给了他们。

国内关于抓住凶手的呼声很大,甚至被一些有心分子煽动,有点挟制舆论的意思。普通人很多时候除非本身就担任相关的工作,否则很少会去考虑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和难度,这样就很容易被舆论和投机之人利用。

先前政府已经打击了一批挟民意以左右舆论的资本平台,倒是震慑住了一批人,但很快又有人开始兴风作浪,煽动民情,就算是有有识之士已经尽量在其中斡旋,仍旧有人不依不饶,装作眼瞎耳聋,继续在那里嚷嚷一些不知道他们都信不信的话。

但是喊的人信不信先不说,政府这方面更关心的是看到的人会不会被忽悠了。

别觉得上头什么都知道,事实上,执政者也都是土生土长,受时代限制,最多能比普通稍微看得远一点,广一点的普通人。甚至在他们自己的阅历范围之外,他们还不如不涉政治的专业人士。

比如网络舆论这个事儿,很多人觉得水军团伙肯定是对于舆论的走向一清二楚,其实很多时候水军团队判断是否水军行为的标准也是很主观的。水军团队如此,那些搞操控舆论的平台如此,政府公安有时也是如此。

他们都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谁也不能说能够完全把控人心。但不管怎么说,经验丰富的人,用心分辨的人总能获取到更多情报,所以如今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分辨信息的真假上,肯定比普通对这方面接触不多,又或者不甚在意的网民要精准多了。

他们的劣势其实更多在于他们的底线必须守法,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只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没有直接的证据,也可以直接根据分析就拆穿真相或者开嘲,毕竟吵两句不伤筋不动骨,但执法或判刑却是需要实际证据的。

以前官方常用的方法就是删除他们判断的谣言或者违法言论,事实上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县官不如现管,现实就是,每年平台删除掉或者水军举报掉的真实证据可能比他们删掉的谣言和违法言论多十倍以上。

官方不是不知道只有接管了平台数据,才能真正控制住这个乱象。但是以这时候的环境来说,大家已经习惯了目前的这种状态,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贸然作出大动作,很容易引发骚乱,不符合□□的基本原则。

许多人都以为,官员就等于政府——这其实是一个极为片面的认知。以如今的社会来说,官员的权力来自于百姓,而通过法律这个媒介,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了相对严格的规范,所以许多时候即使是掌权之人,也再没有能力轻而易举地夺走他人的性命却不用付出其他代价。偶尔有私下为非作歹却没能遭遇法网捕获的人,他们的侥幸也并非来自于权力本身,而是对规则漏洞和受害群体心理破绽的利用。

换句话来说,只要百姓越聪明越清醒,官员在制度之外的权力就会受到越多的限制。

殷怜之所以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她认为只有教育和智慧才能让每一个百姓都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可以安于现状,可以没有野心,但是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他们必须要知道如何反抗,在遭遇外敌或者灾难的时候,他们更要懂得怎么保护自己的亲人,同胞,家国,文化。

一些愚蠢的故事或者文章会去塑造一种理念,让人认为一个国家或者机构不应该有太多不同的主见,这不过是愚民政策的另一种尝试罢了。而现实就是,当一家国家机器的每一个细胞都拥有智慧和头脑,那么这就是一个永生不死的文明。

它不但会成为万物之主,它还能成为宇宙之主。

国家不需要的不是智慧和头脑,而是过多损人利己,因私害公的“智慧”,但是真正的智慧……连玩次世界的玩家现在都知道了,人们也终会意识到,只有一个善良的社会,才能让大家都过得更好。只有自己恶毒而其他人善良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格外愚蠢的人在糟践许多先贤竭尽全力建立起来的公序良俗而已。这种小聪明,确实“不需要”。

殷怜其实一直在通过各种文化媒介在试图怂恿每一个粉丝都去动脑子,也给他们灌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距离伟人只有一个盖棺定论的距离”这样的思想。名传青史需要机遇,但是自身是否能成为一个标志,却往往只需要一念之差,和一段时间的沉淀。就好像花十数年在沙漠种树的人,他也许默默无闻,但他对于人类本身,是一段传奇,无论有人知晓或无人知晓,有人宣传或无人宣传。

但是对于本人来说,他的生活或许很平凡,不过一棵树,又一棵树,一顿早餐,一个美好念想。但他同样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枯燥乏味,理想与付出会令他的精神不可思议地富足——殷怜希望能在人们的物欲得到满足之后,不要让他们去追求更大的,通过互相倾轧才能满足的物欲,而是升华到精神层面。

只有这样,人类的文明才会越来越好。

就这点来说,《次世界》其实就是变相在引导和怂恿这种思想。殷怜通过模拟社会的变化,引导玩家去探索他们在社会可以做到的事情,无论是成就自我,还是放纵自我,都不过是第一阶段,改变这个社会,才是游戏阶段的升华——就像游戏里设定的,新的科技和新的文化,只有在社会进步之后才会出现。

这也是殷怜最近要举办的这场高校联动的目的。

这一次的高校联动举办得比预想之中还要成功,殷怜本来就顺势准备了直播,结果后来因为关注度越来越高,比赛本身的趣味性和意义也强,结果中途才赶紧扩大团队,做成了新的网络综艺,成了新阶段的爆款。

娱乐圈都快被殷怜玩得没脾气了,人家是真的做什么红什么,问题是人家的目标还不是为了红——殷怜搞文化引导的目的实在太明显了,毕竟人家虽然不玩主旋律,但是每个项目都盯准了正能量在做,这也是殷怜异军突起,许多大公司去没有往死里搞她的原因——都不知道这些项目到底是殷怜在主导,还是她只是政府推出来的一个代表。

代表这个词,还是在她几次反击竞争对手之后才形成的共识,之前许多人其实更倾向于“傀儡”这个说法。

也不是被小说电视剧洗脑,就是不信任小孩。

不过,现实就是,再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要切实发生了,人们就会慢慢相信和接受,最多感叹几句“现实比故事还离奇”。

如今的网络上,大家已经很自然地默认殷怜就是有这个能力,是个天才,甚至导致长生和长宁在普通人眼里的评价也很高,虽然因为各种谣言纷杂,加上三兄妹其实本身曝光率很低,除了殷怜还有个公开账号,兄弟俩的平台博客都像商业窗口,个人信息更是少得发指,偶尔有同校学生出来八两句,都是一半编造加一半猜想的,还不敢过于乱编,怕被追究法律责任,所以公众也就听个乐子,导致许多人都很难了解殷家的实际情况,搞不清楚兄妹关系如何,哥哥们是不是也跟妹妹一样早慧,于是大家都各自只挑自己愿意听的说法听,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因此反而显得扑朔迷离。

不过因为《次世界》的火爆,目前网上相信殷长生是个天才,并且是游戏的真正设计者的人还是更多一些。殷长生甚至还因此有了自己的粉丝团,虽然他本人完全不想管,但是殷怜还是让ai开了个账号潜入监控了一下,避免有人借着殷长生的名义鼓动粉丝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不过目前看来,这就是个普通的同好群,而且因为接触不到偶像本人,很快就慢慢变成了一普通的社交聊天群。

殷怜就说嘛,这才是正常的情况。如今外头那些乱七八糟为偶像倾家荡产的粉丝,绝不是一个人喜欢偶像的正常表现。

她从不要粉丝刷数据,时不时给粉丝发点福利,也没见哪个粉丝因为一点兄妹不和的谣言去找长生麻烦的。外头那些小孩子真是被压榨出巴普洛夫实验效应出来了,为了个不相干的人和一点营业态度,把自己的生活都搞得一团糟。

这要是自家的姬友,殷怜能被气死。好在她的小伙伴们里面啥都有,没有追星的。虽然也有喜欢看娱乐节目的,但人家那边只粉不追,粉的对象还要竞争上岗,谁的节目不好看立马就被打入冷宫好几个月,异常残酷和绝情。

但殷怜就喜欢这态度——消费和信息传递都最好是等价交换,既要互相尊重,也要按劳索酬,凡是变成一方无限索取,而另一方无限付出,都会令殷怜怒从心起。

她现在就是这么暴躁。

凶杀案的新闻短时间地拉走了群众的注意力,加上殷怜的粉丝虽然没有组织,却多数被殷怜影响和□□了相似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这种时候更是完全不约而同地自主控场,不但主动阻止同好攻击殷长生,还戳穿了许多流言套路,迅速把一些挑事的言论给压了下去,所以来势汹汹的几波谣言根本就跟一头扎进棉花里似的,连丝毫风浪都没激起来。

甚至凶杀案的风浪也没能影响之后比赛的关注度。

这场比赛原本只是一种普通的校园宣传比赛,机制也比较套路化。但因为中途关注度暴涨,殷怜受到观众的呼吁,决定还是不浪费这个热度,所以临时紧急抽调了一个节目组,对之后的比赛流程进行了重新策划。

临时赶出来的策划,难免会有一些粗糙的地方。好在比赛内容本身就已经足够精彩和丰富了,只要掌握好分寸,并不需要节目组进行过多的修剪或者填充,就足以引发大部分观众的兴趣。

如果是游戏刚发行的时候,很多观众可能更容易受到游戏本身的一些内容吸引——比如说画面,自由度,npc智能性等等。但是如今游戏的知名度已经很高,如果只是对于游戏的设计有兴趣,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去体验和尝试,所以目前节目其实更吸引那些对于游戏本身的深度玩法有兴趣的玩家。

比赛的进行是连续的,差不多都是在比赛开始时同时开局,规定了每周的运行时长,初赛纯粹只根据进程效率来决定是否通过初选,而复赛开始,则会进行多方面的评选。这整个过程,官方会进行相应的监控,但也不会时时刻刻让人紧盯。

等比赛热度上来的时候,校内初赛已经差不多都结束了,总的来说,最后根据参赛者总体情况裁定的过选标准,是在游戏时间三周也就是216个游戏时限制内进入美德社会的团队。这个标准不是殷怜定的,而是根据玩家的进度给推定出来的,最后进入复赛的队伍有258支。

殷怜没有太多插手节目,主要是她想要表达的内容都展现在游戏里了,如今再让她自己对于游戏活动进行再创作,殷怜只感觉到了身体被掏空。

好在殷怜聘请的策划也不是吃干饭的,虽然不是什么能力超绝的业内大佬,但也都是基本功扎实的资深人员,基本盘大多稳得住,中规中矩的操作之中也自有其亮点,灵性称不上,但节目流程的剪辑却也称得上恰到好处,甚至比起一些粗制滥造,宛若脑子有坑的作品,还有一种说不出的丝滑感。

两百多个队伍,光是剪辑就非常耗功夫了,节目组当然也不可能帮他们一一巨细无遗地剪辑出一个简单易懂的版本,所以初赛的剪辑多数是混合版本,按照玩家玩游戏的策略方向分类之后,被交叉剪辑出来,包含的多数都是比较精妙,让人拍案叫绝的操作。

除此之外,策划在参考玩家们自己提供的操作思路之后,使用ai对每一场的游戏记录进行了一次文字性的说明提取,这个过程之中,玩家可以自主选择对一些文字说明配图或者游戏录屏,有时长上限,但只要指定好存档的时间坐标,节目组可以帮忙提取出全版本的录像,或者说,复盘演绎。

不同于普通游戏的存档,只存储了当前数据,《次世界》因为其特殊的随机性和智能性,存档记录里会存储大量的历史关键数据,可以分为社会历史和人物过往,根据这些数据,虽然不能复原所有场景(比如战斗伤害或者副本操作这种细节内容),却有对大部分关键性剧情的简略数据记录,展现在游戏里是历史或回忆,复盘时则可以作为再演绎的参考。

但是作为让玩家了解每一局进展的媒介,也已经足够了。

星脑虽然完全应付得过来,但是兄妹三人对于它的用途是有很多安排的,所以也不可能把几千个参赛游戏的两百多个小时全部录制储存,虽然其实不算很占地方,但是收益太低,和损耗不成正比,就是资源浪费。

事实上,观众都未必有兴趣看这么多录像。他们只对提取的精华有兴趣。节目组的思路也很清晰,在有限的篇幅里,以最简明易懂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游戏玩法,引发观众对于各种日常风气和行业制度的思考,并适度展示不同玩家的精彩操作和隐藏在操作背后的社会发展思路。

一般来说,普通人很少考虑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但这不表示普通人不需要去理解,怎么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说到底,人是组成社会的分子,他们的行为,思想,意志都会每时每刻向着周边渗透,影响亲朋好友,同事邻里。举最常见的例子来说,就说传谣这件事,可能是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常见行为,但却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是感情和命运。

虽然说闲话的人很少有认识这一点,甚至就算认识到了,也有可能故意怀抱着恶意继续传谣,但倘若一旦群体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很多时候是能有效监督个人做出不道德行为的。

如果说思想裹胁是一种群体无意识行为,那么舆论压制或者道德压制可以称为群体有意识行为。当一个群体都有意识地认为某种行为是错误的,他们便会主动地行动起来,去积极地科普,传播,阻止类似的行为,而对想要继续施行同类行为的人造成舆论压力。

网络传谣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

近年来国家的积极宣传和殷怜的舆论三部曲流传下,最近网上对于任何有一定流传度的谣言,都实行了差不多三步剿灭政策,第一步,查伪——许多观众看到一条耸人听闻的信息,已经不会第一时间选择相信,而是直接输入或者提交映网进行查证,一些能够分辨信息真假的人,也会在看到假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提交映网进行证伪,或使用真实知识点,或者使用矛盾排除法,有力驳斥这些假信息。因为个别专业人士语言表述可能过于高深,映网方面还负责修改和润色这些说明,让它展现简明易懂,普通人可以轻易理解的程度。

第二步则是大数据证伪,这里的大数据,就是殷长生的第n版本小插件了。它让普通人可以在看到一条谣言时,立刻将之打上谣言的戳,就好像举报手机骚扰电话一样,一定数目的戳之后,映网会上传国家辟谣中心,然后官方会依序对这些信息进行辩证,打上一个“真实”或者“虚假”或者“内容夸大,结论虚假”的官方戳,并经由插件反馈回到相关条目下,帮助网民分辨真伪。

第三步就是网民自主科普和宣传了。殷怜一直以来搞的那一套,已经被许多粉丝当真且广泛传播,其中一条理论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大声表达自己的意志,否则舆论阵地就会被水军,资本和别有用心者占领,进而剥夺你自己发声的权利”,配合前几年的网络形式,这个理论的说服力非常强,所以不但殷怜的粉丝会将这一条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很多并非殷怜粉丝,但是对原本网络风气有着不满的人也有很多被说服的,开始走出来大声说话。

很明显的一点,随着他们的发生,网络上许多平台可以明显看到奇葩言论少了,理性,善良,真诚的发言变多了。

这其实就是社会在进步的一种体现,虽然但这一项的体现只呈现在网络上。

而这场比赛,则是试图以游戏的方式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许多原本不关注或者缺乏接触途径了解游戏或比赛的人,在宣传片出来的时候都被剧情惊异到了。相比传统的游戏比赛,《次世界》的游戏内容可以说是跟他们预先想象之中的完全不同。

在宣传片里,众人可以看到各种行业的人,有辛勤教育的老师,有惩戒恶人的义警,有搞舆论战争的媒体工作者,也有发展科技的科学家……他们的努力方向千奇百怪,但观众都可以看出,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试图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甚至于在有些地方看到这个宣传片的时候,一些年长的老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问道:“这是什么片子?讲什么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肆意沦陷 皇城第一娇 疯批强撩诱哄!冷欲宿主眼红声颤 君卿莫相忘 凤舞天行 快穿年代世界 重生,太子殿下一心追妻 太刺激了!满级宿主被疯批强制爱 小女巫穿成假千金,要爆红先诅咒 狂妃上线:绝色魔尊痴缠不休